9月7日,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振寧在渝與重慶中學生見面,分享自己的成長經驗,并題詞勉勵青年學生“寧拙勿巧”。圖為楊振寧院士與青年學生分享自己成長經驗。 中新社發(fā) 郭晉嘉 攝
資料圖:楊振寧、翁帆夫婦。 中新社發(fā) 李學仕 攝
楊振寧在八中演講
寄語學生寧拙毋巧
昨天,87歲高齡的諾貝爾獎物理學得主楊振寧健步走入重慶八中逸夫樓,與1000余名中學生見面,并做了精彩演講。
他用洪亮的聲音,像朋友一樣跟學生們侃人生經歷、聊學習方法、談科學理想,并親筆寫下“寧拙毋巧”四個字激勵學生們做一個誠實的人。
用珍貴照片講述人生
“這是1923年,在老家合肥照的人生第一張照片,那時我不到一歲,還坐在母親的膝頭……”楊振寧用一張張珍貴的歷史照片,開始關于自己人生經歷的精彩演講。
“我上中學的時候,因為比較瘦小,經常受同學的欺負,幸好我成績特別好,常常幫同學做練習題,后來也就沒有人欺負我啦。”楊振寧幽默地表述,惹得學生們發(fā)出一陣笑聲。
從小學到中學,楊振寧將自己青少年時代的一件件往事,配合著一張張歷史照片娓娓道來,讓中學生們個個聽得入神,碰到有趣之處,發(fā)出會意地笑聲。
初二學生周天平說:“他比電視里看到的還要年輕,一點兒都不像八十多歲的人。”學生余清蘋說:“沒想到,他講起話來聲音響亮,中氣很足,他的一生就是一段精彩的故事!
課外書影響人生志向
“中學生要多看課外書。”楊振寧說,自己在上中學時,最喜歡看的一本雜志是《中學生》月刊。他至今還記得,有一期雜志上面有一個小游戲,教大家將標有1到15個數字的小方塊,進行移動和組合。
“其實這個游戲就是灌輸的排列和組合的概念,這是數學最基礎的概念,它與我以后的研究方向很有關系。”楊振寧說,因為這些雜志,他中學時代就受了科學的影響,很早就將一些科學的觀念吸收進去。
“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叫做《神秘的宇宙》!睏钫駥幷f,當時看了這本書非常的激動,雖然里面有很多內容還看不懂,但是覺得它涉及的這些東西都值得去鉆研,正是這本書讓他找到了人生的科學理想。
寫“寧拙毋巧”激勵學生
精彩的演講結束之后,楊振寧應邀為中學生題詞,提筆在紙上寫下四個大字:“寧拙毋巧”。
“其實這四個字后面還有一句,那就是‘寧樸毋華’,對今日的中國來說,這是一句重要的話!睏钫駥幷f,這些年來,投機取巧之風在國內盛行,不僅在商業(yè)界,在學術界也越來越嚴重,關于學術造假、論文抄襲的消息不斷見諸報端。
“前些年,中國的食品、商品都有造假行為,弄得全世界都產生這個印象:中國的東西有水分,假貨多!睏钫駥幷f,“這要引起我們的深思,一定要把這個印象徹底改過來。”
楊振寧說:“我今天之所以寫這幾個字,就是希望從你們年輕一代開始,學會誠實。投機取巧是沒有前途的,做學問必須誠實,腳踏實地的,才會成功!
記者 湯寒鋒
對話學生
人生能不能成功取決于會不會取舍
學生:什么是你堅持學習和科研的動力?
楊振寧:我從大一開始學習物理,那時是抗戰(zhàn)時期,我在西南聯(lián)大。當時沒有電視、沒有娛樂,沒有其他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整個昆明也只有一個電影院。我關于物理的基礎、品位都是在西南聯(lián)大這個時期形成的。
學生:中學生面臨各種各樣的學習和生活的煩惱,您是怎么處理的?
楊振寧:每一個人的經歷不一樣。在抗戰(zhàn)時期,沒有娛樂,大家非常專注,所以很多人有成就,F在客觀條件不一樣了,學生們就容易分心。但也有很好的一面,每個人會擁有更多的發(fā)展方向。今天是一個人類歷史上所沒有過的大時代,它給學生更多的機遇和發(fā)展,能不能成功,取決于你們會不會取舍,會不會對自己的過去進行反省和認識。
學生:中國學生是最苦的,特別是高三學生更是苦不堪言,我們這么苦讀到底有什么意義?
楊振寧:層層的升學選拔考試將學生們壓得喘不過氣來,這是中國年輕人都要面臨的問題。你們中學生要學習科技、學習人文,找到人生的目標,也就不會苦了。
精彩語錄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讓我受益匪淺
●我的青少年時代,中華民族處于漫漫黑夜中。我很幸運,到了老年,終于看到了中華民族崛起的曙光,但天還沒有大亮。我的太太翁帆說,她會替我看見這一天。我相信,你們一定可以看到大亮的那一天。
●很多人認為大學擴招是錯誤的,但我看來,這件事不能單獨地看,放在國家和民族的全局來講,這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雖然我是研究物理學的,但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讓我受益匪淺。在上初二的時候,經過兩個暑假的學習,我就能將《孟子》從頭到尾背下來,領悟了許多教科書上學不到東西。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