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東直門外,東向約五里之遙,當年是一片空曠郊野。疏林枯木,榛莽叢生,惟見一座荒冢隱現(xiàn)其間,孤寂獨存,很少有人祭奠。有一年的清明時節(jié),忽有三五豪客尋跡到此,面向荒冢伏地而拜,拜罷依戀不去,俯身默讀碑文,證之先輩所談,往事前塵,一一涌上心頭。
原來這座荒冢所埋葬的,為在清代咸同之間名震四海的八卦掌名師董海川的遺體,當?shù)厝朔Q董老公墳。墓前碑碣為董海川第二代傳人所立,此時尋跡而來者,是董海川的第三代、第四代傳人。
八卦掌在武林中獨樹一幟。董海川授業(yè)弟子很多,當時在京師最著名的是程廷華,字應芳,他以開設眼鏡鋪為業(yè),故人稱“眼鏡程”。又有開煤廠的馬惟騏及賣翠花的劉鳳春,俗呼之為“煤廠馬”和“翠花劉”。他們都承襲了乃師八卦掌的真諦,造詣極深。第三代傳人尤多,“眼鏡程”之子程海亭、程有切、程有信以及馬世清、馬俊義、宮寶四等,都是后起之秀。三十年代時,筆者在京曾與程有信晤面,了解不少有關(guān)董海川的身世。
董海川生于清代嘉慶年間,是河北省文安縣米家塢人,幼年喜學各家拳術(shù),及長訪師江南,在桃花山上見一年幼和尚不斷向樹擊掌,并盤樹繞行,董自恃勇武上前和小和尚交手,結(jié)果大敗。于是他請見老和尚,虛心求教,歷經(jīng)幾個寒暑,盡得其藝;臨別時師傅叮囑:技藝已有成就,切忌少年氣盛惹事生非,董唯唯應諾。然而回家之后偶與人爭,以致出手傷人,官方緝拿甚緊,董遂凈身為閹,隱于京師肅王府中,做了一名司菜太監(jiān)。
一日,太極拳名師楊露蟬奉召在肅王府與府中拳師比武,連戰(zhàn)連勝,最后竟將一拳師擲于園網(wǎng)之上。是時董海川手托菜盤由此經(jīng)過,立即飛身上網(wǎng)救起拳師。董海川遂與楊露蟬相斗,雙雄對峙,勝負難分。從此太極拳與八卦掌各立門戶,桃李盈門,流傳后世。董海川壽享高齡,監(jiān)歿昏惘,仰臥床上,兩手仍作換掌式,直至氣絕。
八卦掌流傳國內(nèi)外,迄今不衰。董氏傳人層出不窮,其墓已遷至北京西郊,重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