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席”的“三軒”是指:“兩益軒”、“同和軒”和“同益軒”,它們均以回民獨特的風味在京城各占一席之地,故有“三軒鼎立”之稱。但要說起歷史最久、名氣最大的,應(yīng)數(shù)“兩益軒。”
兩益軒原在前門外李鐵拐斜街,原是一套四合院,五間門臉,坐南朝北,穿過斜屏風隔擋的過道,是一個滿搭罩棚的后院,擺上七八張桌子,可承接百八十流水包桌;東側(cè)房子是單間雅座;西房是制作間和存放“條和”的地方。伙計有五六十人,遇上達官顯貴們辦紅白喜事,還可同時出去幾套“外會”,登門做菜。
這家飯店開業(yè)于民國七、八年間。創(chuàng)辦人是南城牛街的楊瑞亭和王永壽兩位同回教廚師,請當時“京話日報”主筆,彭翼仲先生給起的“字號”。彭先生說:“你們這兒‘堂’字夠不上,比‘館’字又高點,取個‘軒’字靠譜。生意上講究賣主受益,買主不吃虧,就叫‘兩益軒’吧!苯又麄冇终堉麜荫T恕,題寫了金字黑底匾額,掛在門面正中。
“兩益軒”的出名,最重要的是它有位“教席”上的“首廚”——褚連祥。褚連祥祖?zhèn)髑逭鎻N行,十幾歲就在北洋府內(nèi)的回教廚掌灶。當時府內(nèi)的馬俊超、楊開甲等文武要員,都是他灶上的主客。他掌灶時不僅用火考究,選料嚴謹,而且勤于動腦,敢“出”教格。像“醋(焦)(火+念)肉片”,“煨牛肉”,“扒白”,“燴全樣”等名菜,都是他汲取大教精華,制作出來的。為了去掉清真菜中的“膻”味,他用一只3斤以上母雞,5斤瘦牛肉,一起燉煮之后,撈去肉渣,母雞上席。做出的一鍋名曰“弟湯”的佐料,既除膻味,又使其色味升格。他的這一革新創(chuàng)造,為清真菜系的品類增加與食客范圍的擴大,立下汗馬之功。
“兩益軒”信奉“應(yīng)時小賣、隨意便酌”之宗旨,凡是來的食客,它都保證“要什么配什么,吃什么做什么”。廚師也都具有“下席問短”之習慣。這些難能可貴的做法,使“兩益軒”的買賣越做越活,生意愈發(fā)紅火。那時北京梨園界的李萬春、李少春、馬連良、譚富英、程硯秋等人與“兩益軒”交往甚深,并備有他們的菜單;老北京的回民家中如有紅白喜事,也都愿意在此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