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居京之時,常到鼓樓廣慶軒茶館聽說評書。它位于什剎海東岸,義溜胡同路北,里面十幾張八仙桌,能坐百十來人。屋子寬敞豁亮,前面有個小臺,臺旁掛著一副木刻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言易招尤且談風月”,下聯(lián)是“容多知已不著衣冠”。聽客們一邊喝著茶,一邊海闊天空地閑聊,說什么的都有,只有當說書的一拍醒木,聽客們才從喧鬧中安靜下來。
這里的聽客非同一般,頗有一些知名人物。如一度準備繼承帝位的大阿哥溥雋(人們戲稱他“萬歲爺”),當過前清步軍統(tǒng)領的江朝宗,名畫家溥心畬,末科狀元劉春霖等等。茶館兩頭號的桌子常常圍著幾位老人,他們穿著長袍,腰里束著褡褳,有時穿著坎肩,這是從娘娘廟來的幾位太監(jiān),大家有時就叫他們“公公”。清朝倒臺以后,太監(jiān)散落四方,住在娘娘廟的太監(jiān)都是比較有錢的,所以他們能夠常來聽說評書。其中有位60多歲、個子較高的老人,比較引人注意。他叫崔玉貴。聽說他原名崔玉璽,進宮后因“璽”字犯忌,就改名崔玉貴。他是慈禧太后身邊炙手可熱的一名太監(jiān)。
一天,在開書之前,大家正閑聊天時,忽然有人點名要崔玉貴講講珍妃落井的故事,他就講起來了。
那時,八國聯(lián)軍快要打到北京,慈禧等人已經化好妝準備出逃,臨走時把珍妃叫到跟前。慈禧對她說:“鬼子快要來了,你太年輕,留在這里諸多不便,你要明白我的意思,自已想個辦法。珍妃明白慈禧要她自盡,就求慈禧饒她一命,她還轉過頭來央求李蓮英救她。慈禧急了,就對崔玉貴說:你還不下手?趕快抱著她扔到井里去!說到這里,崔玉貴解釋說:珍妃怎么也是個主子,我能抱她嗎?于是就上去把珍妃推到井里,下井前珍妃掙扎了一番,最后頭沖下,倒栽下去。崔玉貴的說法是非常重要的。后來我看了很多小說、戲劇都說珍妃擁護和洋人談判。慈禧要她死時,她不讓別人動手,自己勇敢地跳到井里。無疑這是虛構的。有的材料還說一年后慈禧由西安歸來,命人打撈珍妃的尸體,撈上來的尸體面目栩栩如生,那更是違反歷史真實了。
崔玉貴講完這個故事,很多人指著崔玉貴的鼻子罵起來:“你這老家伙真缺德,你竟敢害死珍妃!”崔玉貴也不示弱說:“老佛爺?shù)闹家,我能違反嗎?”一霎時茶館里鬧騰起來。這時說評書的醒木拍響了,大家才平靜下來。
半個世紀的漫長歲月過去了,鼓樓茶館的印象已經淡忘,唯有崔玉貴說到珍妃之死的情節(jié)還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