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社澳門二月二日電 澳門采風:“澳門像西施,像茶館”--訪上海中國畫院副院長韓天衡 中新社記者 耿軍 由澳門市政廳舉辦的為期二十四天的“韓天衡書畫篆刻展覽”已于一月三十一日閉幕。曾先后六次訪問過澳門的上海中國畫院副院長、西泠印社副社長韓天衡先生對澳門有何印象?有何評價? “我對澳門的認識也是由淺入深!表n先生對記者回憶說:“我首次訪問澳門,是一九八五年十二月與程十發(fā)大師一起出席由李鵬翥和林近先生主持的書畫印刻藝術講談會。從事繪畫藝術的人,總會注意觀察所到之地的環(huán)境及特色。當時印象最深的是,(乙旁加水)仔和路環(huán)頗有城市山林的味道。所以我多次對人講,香港猶如色彩斑斕的油畫,澳門則是典雅剔透的中國水墨畫! 韓先生說:“隨著訪問澳門次數(shù)的增多,接觸澳門藝術家的增多,我對澳門的評價是:澳門像西施,澳門像茶館! 何謂“澳門像西施”?韓天衡先生解釋:“這是對澳門人的印象。澳門的歷史發(fā)展有自己的特點,澳門人形成自己的性格,既有城市人的基本素質(zhì),又有更重的人情味,人與人之間不那么隔膜! 韓先生比喻到:“如果以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女作比,則香港更像楊貴妃,其雍華容貴達極致;而澳門更像西施,清、秀、淡,很本色。澳門人與祖國聯(lián)系得很緊,澳門這座城市把自己的命運與祖國連在一起。中國內(nèi)地人到澳門,與澳門人容易溝通! 何謂“澳門像茶館”?韓天衡先生說:“這是比喻澳門的文化藝術環(huán)境,不同的文化和藝術流派在澳門都可以和平相處,相互交流。對文化藝術而言,澳門猶如各種藝術家都喜歡前來就座的茶館! 韓先生介紹說:“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澳門扎根很深,中國繪畫藝術在此扎根很早。明末清初中國有影響的畫家吳歷,曾從上海到澳門來工作和學習。這位自成風格的畫家對澳門的繪畫藝術有影響,而澳門的西方文化對他的藝術氣質(zhì)和觀察事物的方法亦有影響。四百年前的澳門臨近地區(qū)還沒有如此份量的畫家。所以,澳門擁有更多的中國文化的沉淀! 韓天衡身懷書法、繪畫、篆刻三絕。他的書法師從馬公愚、陸維劍;繪畫師從謝稚柳、陸儼少;篆刻師從方介堪和方去瘐。一九九七年,他曾應邀到澳門擔任藝術雙年展的評判。 談及此,韓先生說:“那次評判工作,使我有機會瀏覽了澳門的美術力量。澳門地域雖小,但其美術力量是非?捎^的。在澳門,中國傳統(tǒng)繪畫有生存和發(fā)展的空間,同時也有中國畫的創(chuàng)新嘗試和現(xiàn)代派繪畫的創(chuàng)作土壤與觀眾! 韓天衡總結到:“澳門具有文化藝術發(fā)展所需要的融洽、探討、寬松的氛圍,這是具有啟示性的。一位有荷蘭血統(tǒng)的畫家對我說‘澳門是適合藝術發(fā)展的天堂’。此言確矣。澳門是新舊俱存的城市,這種多元性、豐富性是澳門的價值所在。” “澳門像西施,像茶館”。韓天衡先生這一比喻道出的是:多元而不失本色,相容乃大。 |
版權所有:中國新聞社、搜狐公司
制作單位:中國新聞社多媒體信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