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無線下重本開拍了兩部長劇,一部是長達60集、賀香港回歸10周年的《歲月風云》,另一部則是82集的無線41周年臺慶劇《珠光寶氣》。后者將于10月20日(下周一)翡翠臺播出,開篇便創(chuàng)先例首播兩個小時。
據(jù)知《珠光寶氣》這部年度大戲投資超過一億港元,囊括了無線過半小生花旦——李司棋、岳華、姜大衛(wèi)、邵美琪、黎姿、蔡少芬、陳豪、林保怡、王喜、黃宗澤、鐘嘉欣等!吨楣鈱殮狻放淖阋徽,期間經(jīng)歷風波無數(shù),比如因黎姿弟弟車禍而延拍,林保怡喪母請假,還有蔡少芬喉嚨患血泡要開刀動手術……真可謂千呼萬喚始出來。
金牌監(jiān)制戚其義
“有信心《珠光寶氣》會超越《金枝欲孽》”
一提到《珠光寶氣》,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是這部劇集的幕后監(jiān)制戚其義。戚其義1976年加入TVB,算起來已經(jīng)30余年了。拋開1991年轉投亞視之后的3年,在為無線服務的20多年里,戚其義拍劇無數(shù)。早年的《戲王之王》以及《天地男兒》、《天地豪情》、《創(chuàng)世紀》幾套長劇下來,成就了戚其義無線首席監(jiān)制之名。而“天地”三部曲也成為TVB最著名的家族劇。之后臨危受命接棒《妙手仁心2》也不負眾望,奪得當年最受觀眾喜愛劇集獎。而其監(jiān)制的《金枝欲孽》更是成就了內(nèi)地約兩億觀眾的追捧熱潮。
戚其義作品繼承了師父韋家輝的風格,又有所創(chuàng)新。劇中人物線索眾多,情節(jié)錯綜復雜,且往往主題沉重,承載著太多的東西,令人深思,不是一般的肥皂劇所能比。而戚其義慣用的悲劇結尾也令他的劇在團圓為主的港劇中獨樹一幟,堪稱“決不讓你好過”。幾乎每一部作品中,無論是有幾個男一號、女一號,終究會有一個或幾個,甚至全部淪為他的犧牲品!秳(chuàng)世紀》中的許文彪、岑穎欣,《妙手仁心》中的唐姿禮、葉淘,《金枝欲孽》中的孫白揚、玉瑩。似乎在他的眼中,大團圓結局就意味著失敗。那是否意味著,這次的《珠光寶氣》也不會有大團圓結局?
對于有人將《珠光寶氣》與《金枝欲孽》作比較,戚其義有信心《珠光寶氣》會超越《金枝欲孽》,不過他認為其實也不存在可比性,“兩部戲是不能比,因為首先一部是時裝一部是古裝,已經(jīng)沒有可比性,而且在劇情方面,《金枝欲孽》是4個女人圍繞一個男人之間的爭斗,而《珠光寶氣》則是3個女人分別嫁了不同的老公,她們怎樣去影響那3個男人之間的爭斗!逼萜淞x說,3個女人在一起的戲有喜劇的部分也有細膩的感情,但更多的是互相爭斗的戲。
《珠光寶氣》值得期待的六個理由:
1.金牌監(jiān)制戚其義+金牌編劇周旭明。這對夢幻組合每次合作都有火花產(chǎn)生,并且取得不俗收視。
2.匯聚TVB一半的小生老生花旦老花旦,李司棋、岳華、姜大衛(wèi)、邵美琪、黎姿、蔡少芬、陳豪、林保怡、王喜、黃宗澤、鐘嘉欣等。
3.珠寶和華服。珠寶贊助近半個億,再配以主角們每次出場的華服美飾。
4.世界各地取景,包括國內(nèi)的東莞、上海、北京、西藏、珠海等以及國外的法國、倫敦、南非等,且以高清鏡頭拍攝,每一集的成本起碼要比之前的劇集貴四五倍。
5.以情感人。這次的風格與以往的翡翠長劇不同,《珠光寶氣》里并沒有“誰是誰的私生子”之類的家族恩怨,更多的是人性的沖突。劇中多條感情線交叉發(fā)展,比如邵美琪與林保怡、黃德斌的戀情;黎姿與關禮杰、陳豪的感情糾葛;蔡少芬與王喜、岳華等的感情戲;還有鐘嘉欣與王喜、黃宗澤的三角戀。
6.對上流社會進行了詳細描述。-新快報記者 曾樂
●小鏈接
關于港產(chǎn)長劇
所謂“長劇”,顧名思義,集數(shù)夠長,一般中篇劇集數(shù)為20集,廣義而言,任何集數(shù)比20集長的劇集,都可以統(tǒng)稱為“長劇”。不過在觀眾的心目中,長劇基本上60集。再者,狹義一點來說,一般人對長劇的認知便是“劇情曲折,講述時代變遷,家族恩怨情仇”。
長劇在香港電視史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曾經(jīng)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大放異彩,多部經(jīng)典膾炙人口,甚至連評論界也擊節(jié)贊賞;八十年代初經(jīng)歷過無線、亞視兩臺惡斗的戰(zhàn)況,泛濫過后開始衰落;到九十年代至今,已經(jīng)是茍延殘喘,甚至號稱“長劇”的劇集也已經(jīng)變質(zhì),另一種劇集模式“系列劇”更有取而代之之勢。
七十年代——長劇的黃金歲月
“無線”的《狂潮》、《家變》、《網(wǎng)中人》,“麗的”的《鱷魚淚》、《變色龍》等,香港由物質(zhì)貧乏、社會生活節(jié)奏緩慢和簡單的社會,變成東南亞的經(jīng)濟大城市。當時的長劇能夠濃縮時代脈搏,主動捕捉社會變遷的面貌,是長劇能夠興盛的重要原因。
八十年代——長劇的衰落與轉型
傳統(tǒng)式長劇(恩怨情仇)宣告衰落,1980年原定為長篇劇的《輪流轉》在播出30集后,因不敵《大地恩情》而被腰斬,其后同類型的劇集竟然消失了好幾年,直至到1987年的《生命之旅》(59集)、1988年的《當代男兒》(60集)及1989年的《義不容情》(50集),但無論是收視與影響力都難與七十年代的長劇相比。八十年代香港社會發(fā)展步伐之快令人咋舌,細水長流的長劇根本無法迎合當時的生活節(jié)奏。長劇在八十年代已經(jīng)走向衰落,長劇的固有模式失去了觀眾的支持,電視劇需要另覓新方向。
九十年代至今——系列劇取代長。
九十年代至今的長劇,無線方面有1996年的《天地男兒》(65集)、1998年的《天地豪情》(62集)及1999至2000年的《創(chuàng)世紀》(107集),而亞視唯一能夠稱為長劇的是1999年的《縱橫四!(40集)。
往后的長劇偏離“斗爭”,轉型多角愛情橋段為上,如《笑看風云》、《天地男兒》及《天地豪情》,無一不以主角、配角之間的愛情線為軸心。無論集數(shù)或者受歡迎程度都不可以與八十年代相比。與此同時,專業(yè)系列劇的興起也是令長劇“魅力不再”的原因之一。這些劇集的優(yōu)勢就是最初以中篇劇為單位,收視理想的話可以開拍續(xù)集,甚至累積拍三、四、五輯,因為無論對觀眾或電視臺高層而言也有更大信心,電視臺更愿意投入更多資源,如演員陣容及宣傳等,就算成績不及前作,失敗機會也比長劇低,何況現(xiàn)在的編劇也是學習寫中篇劇出身,對他們來說,中篇劇長度的續(xù)集會比長劇容易拿捏。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