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yè)局已經(jīng)蓋棺定論,陜西鎮(zhèn)坪沒有華南虎,這就意味著周正龍自編自導的一出鬧劇可以收場了。
如果說周正龍的鬧劇最后近乎于荒誕的話,那么中國女足內(nèi)部愈演愈烈的主帥領(lǐng)隊內(nèi)訌鬧劇則有逐漸滑向悲劇的趨勢。用網(wǎng)友們的話說,都火燒眉毛了,怎么還窩在炕上打架。
關(guān)于女足這場曠日持久的內(nèi)耗,中方和外方誰是鬼誰是人,似乎是這場風波的關(guān)鍵,但事實上,真正造成悲劇的,更應該歸咎于這場同床異夢,有名無實的“包辦婚姻”。
伊麗莎白入主中國女足,沒人會認為是“兩廂情愿”的自由戀愛,相反,在多曼斯基掛冠而去之后,伊麗莎白只是掌管中國足球的大員們臨時抓來頂替“逃跑新娘”的湊數(shù)者。這樣的盲婚啞嫁,怎么可能會白頭偕老?
包辦婚姻是封建專制的余孽,即便男方女方根本無法一起生活,也要守著夫婦名分終老,因為在封建家長眼里,誰想掙脫就是傷風敗俗,丟祖宗臉面。如今中國女足的情況就是這樣的寫照,總局領(lǐng)導和足協(xié)負責人目睹中外雙方鬧得不可開交了,也要他們繼續(xù)湊合。給予伊莎的一張免死金牌看起來更像西漢初年張良教劉邦的“賞惡寧人”而已,而所謂的“奧運馬上來了,誰能保證馬上就能找到一個比伊莎更強的”解釋其實就是在為自己當初的“包辦”找臺階。儼如當年魯迅要跟自己有名無實的原配朱安離婚時他老母親的話,“如果你真把她休了,我們魯家還怎么出去見人”。
死要面子活受罪,這就是“包辦”的實質(zhì)。當然,對于中國女足而言,受苦受難,最終的悲劇主角只會是中法雙方。就跟魯迅在《我之節(jié)烈觀》里痛心疾首的那樣,其實男女雙方都是受害者。
“我們追悼了過去的人,還要發(fā)愿:要除去于人生毫無意義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賞玩別人苦痛的昏迷和強暴;我們還要發(fā)愿:要人類都受正當?shù)男腋!,魯迅先生當年這樣期望“包辦”的倒掉,對我們?nèi)耘f熱愛著中國女足的大眾而言,祝愿何嘗不是如此。(王印毅)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