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的世紀蓮花球場在夜景下猶如一朵潔白的蓮花,正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一般,國足經(jīng)歷亞洲杯慘敗后用一場漂亮的勝利來實現(xiàn)“重生”。
在戰(zhàn)術打法上,福拉多一直強調通過中前場有效的傳遞來對對手的城門構成威脅,賽前,福拉多在訓練中反復強調地面推進與短傳配合的重要性。并要求國腳在訓練賽中不能盲目起球,傳球高度不許過膝。而這些細節(jié)上的改變在中緬之戰(zhàn)中也得到了完美的體現(xiàn),使得國足地面配合比較流暢。雖然福拉多與朱廣滬同樣使用了高中鋒的戰(zhàn)術。但與朱家軍依賴韓鵬的高點強攻不同,1.94米的楊林更多是一個佯攻點。中場球員利用楊林的身體優(yōu)勢由他控球后形成國足整體陣形的壓上,使國足形成局部的以多打少。
與戰(zhàn)術和用人上的變化相比,更深次的改變更來源于兩名主教練在足球理解上的不同。朱廣滬更多強調針對對手的戰(zhàn)術克制,422,4231,4411,不同的陣形層出不窮。甚至因此在圈內得到了“戰(zhàn)術超人”的綽號。正是這種兵對兵、將對將的“對子式”戰(zhàn)術,卻讓國足淪為了一只完全沒有特點的球隊。而與米盧類似,福拉多更多的是根據(jù)自己手中球員的特點讓他們出現(xiàn)在他適合的位置上。福拉多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表示他并不關注于陣形的不同,而是更關注于自己的球員在場上起到的作用,這也保證了福家軍的11人在比賽中每個人都能發(fā)揮出最大的潛能。
盡管由于對手實力過弱,新國足的一些弱點在本場比賽中并沒有充分暴露出來。但具有特殊意義的是,福拉多用自己的風格抹去了朱家軍時代留下的最后一縷陰影。(羅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