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贈臺一對大熊貓“團團”和“圓圓”12月23日晚間抵達臺北,住進臺北市立動物園的新光特展館!皥F團”和“圓圓”抵達新家半個小時后開始進食。這是他們在臺北新家的第一餐。 中新社發(fā) 路梅 攝
|
大陸贈臺一對大熊貓“團團”和“圓圓”12月23日晚間抵達臺北,住進臺北市立動物園的新光特展館!皥F團”和“圓圓”抵達新家半個小時后開始進食。這是他們在臺北新家的第一餐。 中新社發(fā) 路梅 攝
|
中新社臺北十二月二十三日電 題:天時地利人和 “團團”“圓圓”進新家
中新社記者 路梅 陳立宇
“來了!來了!”二十三日晚七時二十六分,一線橘黃色的車燈遠遠地穿透通往新光特展館的路邊樹叢,早已在寒風中守候多時的記者們不禁興奮地歡呼起來。運載著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和“圓圓”的大型空調(diào)車緩緩倒入特展館的側(cè)門,盡管看到的只是運載大熊貓的箱籠,但記者的“長槍短炮”還是嘩啦啦地閃個不停。
出于對大熊貓的保護,臺北市立動物園并未開放記者直接拍攝大熊貓,而是提供統(tǒng)一的視頻信號,供記者在展館三樓的國際會議廳觀看。動物園發(fā)言人金仕謙說,使用空調(diào)貨車是因為擔心臺灣天氣太熱造成“團團”“圓圓”在運輸途中的不適,但這兩天恰好來了冷空氣,對于大熊貓卻是最舒適的溫度。“這真是天時地利人和!”他高興地說。
貨車艙門打開后,外側(cè)罩著紅色蓋布的“團團”的籠子首先被緩緩地移出,平穩(wěn)地放在地上;緊接著,八名工作人員抬起總重超過四百公斤的籠子,在下面放上平板推車,用繩索將籠子拖向室內(nèi)欄舍。在欄舍的大門口,籠子由穿著淺色連身消毒工作服的內(nèi)區(qū)工作人員接手,他們推著籠子通過過道上的消毒槽之后,來到了室內(nèi)檢疫室的門口,并摘除了罩布。
臺北的熊貓飼養(yǎng)員陳屹彪不斷呼喚著“團團”的名字,用它熟悉的聲音平穩(wěn)它的情緒!皥F團”鎮(zhèn)定地坐在籠子里,不時透過籠子的小孔好奇地看著外面的世界。工作人員用鑰匙打開籠門,并與欄舍口的箱籠對接。
原本擔心大熊貓不肯出運輸籠而在箱籠里放的小塊蘋果根本沒有派上用場,“團團”非常配合地走入了箱籠,箱籠通向房間的門打開之后,它又很快地就走進了房間。大概是旅途上喝多了水,“團團”進房間后顧不得吃也顧不得玩,而是立刻跑到房間的角落去尿尿,逗樂了在場的記者們。
解急之后的“團團”對新環(huán)境有些陌生,略顯緊張地來回走了幾圈,對飼養(yǎng)員呼喚它的聲音十分敏感。不一會,它就爬上房間里的攀爬架蹲了下來,似乎有點悶悶不樂。
不一會,“圓圓”也順利地進了欄舍,它毫不客氣地抓起地上的一小塊蘋果放進嘴里,大搖大擺地進了房間,顯然比“團團”要放松,頑皮地爬上爬下。一看“圓圓”來了,“團團”高興地爬到地上和它團聚。和往常一樣,“團團”還是喜歡當“圓圓”的小跟班,“圓圓”走到哪,它就跟到哪。進欄舍的二十多分鐘里,大熊貓們走遍了房間的每個角落,探索了攀爬架的每個枝丫。
晚上八點五分,熟悉環(huán)境后的“團團”也放松下來,撿起地上的窩窩頭放進嘴里,隨后又啃了一根竹子。這一幕讓金仕謙非常興奮,他說,這是動物園自己制作的窩窩頭,竹子也是臺灣的箭竹,可見“團團”很喜歡臺灣的食物,應該很快能適應新環(huán)境。不一會兒,“圓圓”也坐下來大快朵頤。這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很高興。
金仕謙表示,“團團”和“圓圓”對新環(huán)境的探索屬于正常行為,熟悉環(huán)境后它們就會開始飲水和進食等日;顒。在“團團”“圓圓”完全成熟并表現(xiàn)出強烈的領地意識之前,它們會一直住在同一間欄舍里。
臺北已經(jīng)入夜,動物園的工作人員今晚卻將徹夜無眠,隨時觀察大熊貓的情況。而“團團”和“圓圓”安睡過臺北第一夜之后,就要開始他們嶄新的生活了。(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