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萌:是不是那時候《八千里路云和月》就屬于那個時期的。
方念華:就是類似的節(jié)目,它會連接你的人生經(jīng)歷的上半部中國大陸的生活經(jīng)驗跟記憶,也會把這個記憶連到幾百年或幾千年的歷史,它很喜歡拍很多古跡,這些古跡現(xiàn)在的存在保護跟它之后的意義。
李小萌:那個時期觀眾也是需要有這種情感上的共鳴、懷舊的感覺。
方念華:我覺得就電視新聞來講,它最討好的或者最取勝的是新天新地,因為隔了這么久,你從來沒有看過,那個時候臺灣剛剛開放老兵探親,能夠來的還是那些老兵,很多人是沒有來的,但是你讓大家看到了,這個社會現(xiàn)在的情況是怎么樣,我覺得第二個階段是兩岸之間大量的通商經(jīng)濟的往來,這個社會里面因為通商的往來,因為互動的需要,因為很多人來了,她不是探親,她是來看看他的先生,看看他來大陸讀大學的孩子或者什么,所以他有很多會提供資訊,這個資訊有很強的交易色彩在里面,就是說你到中國大陸,你要吃什么,玩什么,看什么,有很多提醒,你要小心什么。我覺得臺灣看待大陸進入到第三個階段,就是人,人在跟中國大陸各種各樣的人在接觸,我們有來這邊念書的學生,學生有大學生,自己選擇的,有跟著爸爸媽媽來念臺商小學的小朋友,他們還有更多小朋友是念一般小學。我有以前工作的電視臺的攝影記者,他的太太是我新聞系的學妹,他們夫婦兩個人到麗江之后,他說最吸引他們就是他們看了一棟民房,價格是他們付得起的,他們開門之后就會看到有白雪覆蓋的山頭,就為了這個感動,跟我同樣的年齡,后來就搬到麗江,他們的小孩就讀一般的,就是麗江那邊的小學了,你聽上去很極端的例子,可是他越來越不極端,他就是小孩讀一般的學校,這種經(jīng)驗是越來越復雜,復雜的經(jīng)驗里面,你現(xiàn)在的節(jié)目要怎么做,你要怎么處理,你沒有能力去處理這么多不同的經(jīng)驗跟類型,所以你不能類型化,你只能夠盡量去尋找中國大陸的,回到我們剛剛談的,很多人他的這些人是怎么樣去想事情的,怎么樣去看待自己,看待外面,包括他怎么樣看待臺灣。
李小萌:能聽得出來你還是很有信心,對這一套片子,但是不管在哪兒做新聞都要面臨一個競爭,面臨一個收視的壓力,在一個新聞臺播這種篇幅又長,節(jié)奏又相對舒緩的節(jié)目,對這個收視的未來,你的信心是不是也很強?
方念華:我覺得它其實是一個挑戰(zhàn),我舉一個例子來說,就是今年剛好又是美國選舉,我從2000到2004年,10月份又要做美國大選,就像我們做美選,其實每年都有點像灌溉,有很多事情,我不曉得這邊在做奧運是不是也是這個感覺,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你知道最后這個新聞事件會到一個高峰,但是你前面你必須提供觀眾一個足夠的時間,就像蓄水池一樣,你必須要慢慢慢慢把水注入,你跟觀眾之間對于這個題材的接觸或者互動,你要慢慢慢慢去培養(yǎng)你的觀眾,讓你的觀眾進入,我先回過頭來講這個節(jié)目,我覺得我們也是還在一個初級的進程,我們希望兩岸關系有更多理性跟良性的互動,當兩岸關系的互動越來越密切,而這樣的交流越來越不可分的時候,有很多人都會去面對兩岸社會的差異的時候,這個節(jié)目到時候他們會發(fā)現(xiàn),提供給他們一個不錯的心理準備跟資訊。
李小萌:如果是做大選的節(jié)目,這個大選是有一個時間擺在這兒的,所以可以預期它的高峰峰值在哪兒出現(xiàn),但是做這種關系上的這種預測的話,有時候會風云突變,有一句話說對于這種事情,到得到早的人和到得晚的人同樣都是失敗者。
方念華:我了解你的意思,我覺得是在于一個電視臺要不要有這樣一個視野,如果他發(fā)現(xiàn)兩岸之間發(fā)展的趨勢已經(jīng)開展了,而且這個開展是跟以前不同方向的開展,而且這個開展是不可逆轉的時候,這個資訊你要提供電視新聞臺是不是愿意開放,其實就我們的新聞頻道是24小時滾動式的新聞,所以一個月的一個小時,再算上重播兩個小時,其實是非常有限的空間,我覺得那是一個投資的眼光,你提到一個很重要的,你的投資報酬率,你在哪個點去估算你的投資報酬率,哪個時候算是你的停損點,我覺得很幸運,直到現(xiàn)在也看不出任何停損的可能。
李小萌:我覺得這里邊你有兩個信心,一個是說對兩岸關系的這種發(fā)展的信心,還有一個自己長期做這樣節(jié)目的興趣,也很堅定,怎么判斷在現(xiàn)在這個時期來講,臺灣觀眾對這種溝通為目的的節(jié)目,它是有需求的?
方念華:2008年應該是一個蠻大的不同,因為臺灣經(jīng)過再一次的政權輪替,我覺得中國大陸給臺灣的感覺,幾次峰會,比較多地接觸,不管是我們的;鶗慕ざ麻L來簽歷史性的協(xié)議,5月份或是更早之前,國民黨的吳伯雄主席率團來,是之前的博鰲論壇,我覺得在兩岸接觸上的感覺都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求同存異,對中國大陸來講求同很重要,對臺灣來說存異很重要,但過去大家都是各取所需,可是如果兩邊講的都是同樣的語言,都擱置爭議的時候,這個時候臺灣社會的民間就會感覺,這個氣氛的主軸是什么,因為這個氣氛的主軸,臺灣是海島型的社會,它對外的貿易需求非常大,所以我們臺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面,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這樣的情況下面,以臺商對外貿易為主的導向的社會里面,它自然而然在這個開放氣氛下,會出現(xiàn)了很強的一個趨勢去驅動,就經(jīng)濟市場的需求,跟大陸會有很頻繁的往來。你知道一個臺商到中國大陸來開天辟地,或者我們臺灣講蹊徑,牽扯到一個家庭或是幾個家庭的轉變,也牽扯到一個家庭好幾個人里面人生歷程里面很多重要的抉擇,再牽涉到他的親友,輻射到他的朋友,這樣兩岸關系很自然地進入話題,很自然進入人跟人之間的話題。像我這次來,我抽空見了好幾個,有我的大學同學,有我在美國念研究生的同學,他們都是在這邊買了房子,在臺灣當然還有置產(chǎn),你就感覺他的生活因為這樣的兩岸之間的不一樣,他在這邊,中國大陸或是北京的一個國際化,使他的人生發(fā)生了一個很大的變化。我舉例說它不是這么遙遠的一個政策改變,使得大家必須被動跟著政策改變做些選擇,不是,它是一個改變的大的趨勢,因為很多人很敏感地看到這個大的趨勢,希望在這個大的浪潮里面趕上這個風頭,因為趕上這個風頭,帶動了后面的整個移動,整個移動擴散開有很多水紋,一圈一圈,它的范圍就會擴大。
李小萌:像我們做電視,做新聞,一部分內容是要在節(jié)目當中呈現(xiàn),還有一些感受是我們留在自己內心當中的,我也想知道隨著你來大陸的次數(shù)不斷增加,有哪些是慢慢也是以前的印象,在這個接觸當中不斷在改變的?
方念華:我覺得有一個蠻大的改變是,我覺得互補很重要,我前兩天好像跟央視團隊在聊天,我先講一個笑話,我們第一次開會的時候大家就講一些事情,因為隔兩天要進航天城,后來就有一個同事就說,方大姐我跟你講。
李小萌:叫你方大姐的就是大陸同事是吧?
方念華:對。后來中午大家在休息的時候我就說,我用這個水敬你一下,拜托你以后不要叫我大姐。
李小萌:他們都管我叫姐,我都答應。
方念華:后來他第二天要講話一直卡住,他說我要叫你什么呢,小妹還是什么,我說你可以叫我念華,叫我方姐好了,修正一下,所有的人都幫他講話說,我跟你講,大姐是尊稱,它跟年齡沒有關系,我說你不要說跟性別也沒有關系,說跟性別有關,但是這是尊稱,我說沒有,開玩笑的。很有意思,回到你講的,我覺得后來我跟他們聊天的時候,他們有時候會說,念華姐,我覺得你剛剛想那個主意好極了,那個點子蠻棒的,我說其實不是,就是說互補對我們來講,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很重要,因為之前我們在臺灣看大陸,我剛剛講不卑不亢,我覺得人跟人接觸這個很重要,你看到神七發(fā)射升空了,或者在經(jīng)濟上的優(yōu)勢逐漸趕上了,臺灣也有很多很不一樣的地方,靈活、反應快,還有各種各樣的,它的文明程度,它的民主進程的發(fā)展,你常常會去想兩岸關系如果永遠是在一個比較的階段,他沒有辦法去處理兩岸之間真正的沖突跟問題,我來了以后我覺得互補真的很重要。因為那個存異的部分在,所以彼此的獨特性可以被完整地保存,這個獨特性好像磁鐵的東西兩極一樣,因為你有獨特性,會被相互吸引,才會靠近,如果你都是正極或者都是負極,那是吸不到一起的。
李小萌:對于臺灣人來講,如果以代際劃分,如果說你的父輩或者祖輩對大陸還有非常強的情感親近紐帶,親近感的話,到了您這一代人可能也會發(fā)生變化,再下一代那種疏離的感覺也會在增加,我想知道,作為社會的中堅力量來講,怎么看待這樣兩岸關系的發(fā)展?
方念華:如果以三代來劃分,其實在我的上一代還會蠻有明顯的不同,比方說有人,就是外省第二代,那就是在1949年之后從中國大陸到臺灣的,顯然他們的父母親可能在高中以前,或是像我父親,他在進入社會以前的經(jīng)驗,就是在福建,在中國大陸還有其它省份,但是我周圍有很多朋友跟同學,他們的家庭,就是已經(jīng)好幾代,就是地地道道的臺灣人,他們的祖父母輩,就是在日據(jù)時代的臺灣生活過的,所以有一些人他們的父母親,像我先生,他的父母親互相叫都是叫日本名字你知道嗎,他的祖父母更是有時候還講日文,這種情況還是很多的,因為殖民經(jīng)驗對他們來講非常深刻。到了我們這一代的時候我常在講,到我的下一代,我的兒子他們這代的時候就沒有所謂的第二代了,他們已經(jīng)全部都是臺灣人,而我們的自我認知跟定位在社會上也都是臺灣人,只是臺灣人對于兩岸關系他在政治上處理的情況要怎么處理呢?如果以民意調查來看,每一次的民意調查都是維持現(xiàn)狀者居多,不過我相信你談的,它不是一個政治上的抉擇或取向,因為那是在不可知的未來,你講那是在情感還有觀看上的一個角度,我覺得情感跟觀看上的角度,朋友的感覺比較多,就是當你的生活周遭,你有這么多的人跟中國大陸,有形無形發(fā)生連帶,之前我們有一個很有名的經(jīng)濟性的雜志,他曾經(jīng)做過一個調查,我記得那個調查是2005年,就是春節(jié)全面小三通的時候,那時候調查是臺灣人的每一個成年人,他的生活周圍的人,直接或非直接的連帶,他認得的人里面,每三到四個人中間就有一個人在中國大陸有過,來過旅游通商經(jīng)驗或者現(xiàn)在正在中國大陸生活的,所以以這樣的密度來看,我覺得我所接觸,我所理解大部分我這個年紀的人,對于中國大陸的看待是比較平衡的一個關系。因此會需要了解比較多的資訊,透過這個資訊去理解,去印證你從小到大,你的理解,我們已經(jīng)知道從小到大那個理解是有偏差的,它是有傾斜的,因為這樣講可能比較不傷感情,他是有傾斜的,但是這個傾斜你現(xiàn)在要去處理它的時候,有些處理你的記憶牽扯到一個自我認知的過程,你必須了解你是誰,你在什么樣的角度去處理你過去的記憶。
李小萌:就是那種平等的朋友的或者像前面講的近鄰的關系,大過了以前那種同宗同源的那樣一個強烈的感覺,但很多大陸人大概不是這樣想。
方念華:對,可是我覺得這個一點都不覺得奇怪,或者你要因此而覺得不舒服或者很抗拒,因為你要考慮比如說大陸很多朋友,他處在這個社會里面,他跟我們一樣經(jīng)歷過一段社會化的過程,在這個社會化不斷的過程里面,他是怎么樣被引導去看待兩岸關系,我們都需要經(jīng)過幾個時代的過濾之后,到下一代之間,那一些被引導去看待兩岸關系的緊張都不見了,我覺得就會有一個更自然的狀態(tài)出現(xiàn)。
李小萌:所以這個真正的理解確實還需要努力,能夠做到站在對方的心理上,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看一個問題,不容易。
方念華:從理解出發(fā)。謝謝。
李小萌:謝謝。
李小萌:今天談話當中我們經(jīng)常會提到兩個詞,就是理解跟溝通,我覺得生活中很多事情屬于知易行難,真正的理解和溝通,某些時候也屬于這個范疇里的,而念華不管是出于作為一個新聞人的敏感性還是職責所在,已經(jīng)承擔起這樣一個橋梁的作用,謝謝念華,謝謝你。
方念華:謝謝你給我們這次機會。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