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天天操,91在线高清,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深夜视频在线

2025年04月13日 星期日

文明的坐標 | 國際博物館日:探尋博物館中的絲路印跡

千年絲路,滄桑輝煌,留下一個個文明交融的印跡,不為時間所抹去……絲路起點長安,開放包容,演繹十三朝古都盛景;宋元時期的泉州港,貨物浩瀚,驚艷了馬可波羅等四方來客。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帶海外華裔“Z世代”云游陜西、寧夏、云南、廣西、福建、廣東、海南七地,尋跡博物館中的絲路印跡!

分享到:
圖文滾動

刷新

  • 中新网报道
    2023-05-17 16:37
    千年丝路,沧桑辉煌,留下一个个文明交融的印迹,不为时间所抹去……丝路起点长安,开放包容,演绎十三朝古都盛景;宋元时期的泉州港,货物浩瀚,惊艳了马可波罗等四方来客。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带海外华裔“Z世代”云游陕西、宁夏、云南、广西、福建、广东、海南七地,寻迹博物馆中的丝路印迹!
  • 中新网记者孙虹
    2023-05-18 09:09
    各位中新网的网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中新网国际博物馆日直播,我是中新网记者孙虹。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同时今年也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今天的直播中,我们将带大家一起走进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广西博物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宁夏博物馆、云南省博物馆。
  • 中新网记者孙虹
    2023-05-18 09:10
    今天直播的第一站我们来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这是我国首个反映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博物馆。
  • 中新网记者孙虹
    2023-05-18 09:11
    今年的博物馆日活动期间,泉州海交馆推出了一个特别的展览,叫“福船的故事:从泉州驶向马六甲”。展览选取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两座重要的城市——中国泉州和马来西亚马六甲,这两座城市同时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城。
  • 中新网记者孙虹
    2023-05-18 09:21
    今天我们邀请到此次展览的策划负责人陈小茜老师,带着大家从福船的视角打开海上丝绸之路的新世界大门。
  • 中新网记者孙虹
    2023-05-18 09:25
    在我身后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大门,这是一艘福船船头的造型。船上的“眼睛”,是福船的独特标记。请陈老师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次展览的主要构思。“福船的故事:从泉州驶向马六甲”展览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工具、中国古代远洋木帆船的优秀代表——福船作为主线,串联起两座城市的海洋商贸历史。
  • 中新网记者孙虹
    2023-05-18 09:26
    水密隔舱,是中国造船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当年海上丝绸之路上,让中国商船得以乘风破浪的关键技术。2010年,“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中新网记者孙虹
    2023-05-18 09:27
    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空前繁盛,有记载的实现通商贸易的国家达到100多个,是享誉中外的“东方第一大港”。一艘艘满载货物的船舶,不仅把泉州和世界联系了起来,也成为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
  • 中新网记者孙虹
    2023-05-18 09:28
    明朝初年,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航海时代,创造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航线最远的航海纪录,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推向巅峰。而泉州是郑和第五次下西洋的出发港。
  • 中新网记者孙虹
    2023-05-18 09:30
    在历史的长河、远洋的波涛中,我们无法去统计有多少福船前赴后继、无所畏惧深入远洋,中间有多少夭折于茫茫大海,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世界航海史重要的远洋工具,“福船”联结了中国与世界,福船上的“眼睛”看到了世界。
  • 中新网记者孙虹
    2023-05-18 09:32
    展览最后,展出的是孩子们眼中的福船,它们色彩斑斓、充满想象,为我们留下更多遐想,它们寓意着丝路千年,以船载道,万物更新。接下来,请大家继续跟随中新网的镜头,走进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
  • 中新网报道
    2023-05-18 09:36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也是充满神秘色彩的南宋古沉船——“南海I号”重见天日的地方。这段历史,见证了先民向海而生的梦想。
  • 中新网报道
    2023-05-18 09:37
    多年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严格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不断推进“南海I号”海丝文化的传承传播。
  • 中新网报道
    2023-05-18 09:38
    “南海I号”是中国第一个、也是最大最完好的沉船考古发掘项目,出水文物超18万件(套),创全国单个考古项目发掘数量之最,是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里程碑。项目获评“2019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并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经典案例向全球推广,为世界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
  • 中新网报道
    2023-05-18 09:39
    “南海I号”残长22.15米、宽9.35米,其发掘出的陶瓷器、铜铁器、金银器、钱币、动植物残骸、人类遗骸等,揭秘了我国宋代海外贸易盛世的繁华,反映了中华文明深厚的积攒。其出水的大量来自浙江、江西、福建、广东等地的外销陶瓷器,整套的铜砝码、天秤,大量的铁器,以及各类船员用品、货币等文物,提供了许多前来未见、史所未载的新材料,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千年传承提供了坚实的论据。
  • 中新网报道
    2023-05-18 09:42
    下一步,博物馆将立足“南海I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阐释、传承、传播,将景区建设成为成为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阵地、让世界读懂中国的窗口。让“南海I号”这艘传递和平与友谊的“文化方舟”,继续航行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 中新网记者关诗辰
    2023-05-18 09:58
    各位中新网的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收看中新网国际博物馆日直播,我是。前面大家已经看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那么跟随海上丝绸之路的脚步,我们现在来到了广西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这也是中国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一看博物馆里都有哪些珍贵遗迹吧。
  • 中新网记者关诗辰
    2023-05-18 10:01
    “合浦”的意思其实是“江河汇集于海的地方”,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汉代,合浦是中国连接东南亚海上交通的重要节点,也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出土文物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地区,我们邀请到了博物馆的金牌讲解员王冬琳老师为我们讲解更多文物里的故事,王老师您好,跟大家打个招呼吧!
  • 中新网记者关诗辰
    2023-05-18 10:02
    从这个地图上其实可以看出来,刚刚直播间参观过的广州丝绸之路的阳江市和还有即将参观海南丝绸之路,在当时都是属于合浦郡。
  • 中新网记者关诗辰
    2023-05-18 10:03
    这个灯真的不仅是造型别致而且还有非常先进的工艺,最令我感叹的是构思非常的巧妙,原来这种净化烟尘,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环保的思想在汉代已经有所重视了。
  • 加载更多

相關直播
相關新聞
邊看邊聊
收藏文章
表情删除后不可恢复,是否删除
取消
确定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后...
评论内容为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