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安十二月一日電 題:閩東傳統(tǒng)手工制藤技藝后繼無人
作者 鄭長靈 王志凌
手指躍動間,枯藤再逢春。福建福安溪南村的能工巧匠化枯藤為神奇,將爬滿山野的虬枝枯藤變成一件件既實用又具有藝術價值的工藝品。可如今,這項傳統(tǒng)手工技藝面臨后繼無人的窘境。
溪南村制藤技藝興起于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當時浙江泰順一帶藤制產品熱銷市場,聰慧的溪南村群眾便遠赴泰順,邀請當地制藤藝人進村授藝。此后,村里便辦起集體的藤具制作廠,家家戶戶進廠制藤。藤椅、藤凳、藤茶幾、太師椅……周邊客商紛至沓來,重金訂購,溪南藤具紅極一時。
到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村里的制藤業(yè)依然紅火。一名工匠一年能做一百三、四十把藤椅,每把藤椅能賣到十元人民幣的好價錢!耙滥菚r的豬肉,一斤也才七八角錢呢!”回憶起當年的風光歲月,如今已是兩鬢斑白的老藤匠們潮思涌動。可浮華變遷,他們也只能寂寞而無奈地見證著那段日子遠去。如今,興盛了二十余載的溪南村集體藤制廠黯然退出歷史舞臺。
如今的溪南村,盡管家家仍然能編善制,但是只在農閑季節(jié)里,無所事事的農村主婦們才會撿起這個承傳技藝,編上幾把補貼家用、打發(fā)光陰。村民李團芳說:“扣除農忙季節(jié),半年時間能編制七八把藤椅,雖然每把能賣百十來塊錢,可單單本錢就要一大半!痹诶顖F芳眼里,制藤是個不合算的活計,原料還越來越緊俏。
李團芳說,“貓兒藤”在偏僻的山區(qū)才能采摘到,可隨著大批藤匠的收刀轉行,現在的山里人大都不愿干漫山遍野采藤的活了,每次制作藤具,她都得付了定金請人專門去采,大不如從前方便了。
“增收的門路多了,現在的年輕人誰還肯學這個!”在村里,誰也說不清,這個曾讓溪南村聲名遠揚的制藤奇葩,還能綻放多久?(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