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中新網(wǎng)北京9月23日電 時值中國新聞社建社70周年之際,中國新聞學會名譽理事長成嘉玲從臺北發(fā)來賀詞。
成嘉玲女士在賀詞中,用“傳播天下事,懷抱人間情”表達對中新社在華文媒體中發(fā)揮作用的贊許,并對建社70周年表示祝賀。
成嘉玲女士多年來積極參與和推動兩岸新聞交流,她曾是臺灣第一位大學女校長,其父成舍我先生是中國新聞學先驅人物。(完)
美媒:今年以來已有超22萬美國人死于新冠病毒
鄭藝: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是中國政府奮斗目標
只此青綠,中國“雙碳”雄心背后的山河夢
“想一下”就能解密?“特朗普解密法”共和黨內(nèi)引爭議
那些失眠的年輕人,長期熬夜會怎樣?
克宮:“部分動員期間將征召100萬人”是謊言
秋分日 豐收節(jié) 正是一年最美時
“栓Q”被小學生寫進作文 網(wǎng)絡流行語會影響規(guī)范表達嗎
躲過雪糕刺客卻沒躲過酸奶土匪?你會為高價酸奶買單嗎
充29.9元得100元話費?多個App存在消費陷阱
今日秋分丨恰是人間好時節(jié)
小島康譽:“精絕國”是如何重見天日的?
空間站與“卡脖子”,中國在警醒中爭取“逆襲”
美聯(lián)儲年內(nèi)第五次加息,鮑威爾講話釋放新信號
日本地方議會反對安倍國葬:這將強制國民表達哀悼!
一百家子撥御面:老味道挖掘文化新“IP”
對話丨王嵐嵚:渴望有朝一日能身披國家隊戰(zhàn)袍
“十四五”老年人口將超3億 “老有所養(yǎng)”如何保障?
300米“絕壁天梯”在湖南岳陽亮相
國內(nèi)首次將人形機器人應用于電網(wǎng)建設領域
小新帶你感受“托老所”的一天
居文君的“幸運”背后是十年如一日的堅持
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現(xiàn)身西藏阿里改則
賴岳謙在重慶涪陵笑侃吃到了“吃不起的榨菜”
“一所鄰三國”,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
福建多地紀念媽祖誕辰1065周年
朱熹竟然還是個自然科學家!
拐著彎照樣打!這槍就是這么“任性”
高鐵寵物托運箱有啥黑科技?
沈陽臥龍湖上演“鳥浪”奇觀
三峽大學“打印”出雙層小樓 用時不足一月
見過綠牡丹黑牡丹嗎?
國家植物園的花花們“絨化”了!
機器人如何團隊合作?看機器人花式點蠟燭
探訪航天員陳中瑞老家:激動交織著忙碌
大熊貓“荷風”“蘭韻”啟程赴奧地利旅居
世界讀書日 把詩詞春天寫進春天里
新疆賽里木湖現(xiàn)“半湖脂玉半湖藍”美景
“00后”聽障舞者:在“無聲世界”舞動美妙
“圖書醫(yī)生”讓破碎老舊古籍“重獲新生”
跨越國界的匠心 中國“修古建”出手就是穩(wěn)
消博會展未來圖景 “智能副本”刷不停
分享
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