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九月六日電 題:致力推廣華文教育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中新社記者 曾嘉
海外華文媒體作為華人社會內部的相互溝通了解管道,多年來也肩負著推廣華文教育,弘揚中華文化的重任。將要前來參加第三屆華文傳媒論壇的海外華媒老總們認為,致力于華文教育是創(chuàng)辦媒體的重要使命之一。
馬來西亞星洲媒體集團總編輯蕭依釗撰文指出,在馬來西亞,華文報紙與華文教育體系基于相同的理念與使命,發(fā)展了密不可分或甚至可以“相互依賴”稱之的內在合作關系。兩者在表面上看來一從商一事文,除了以母語作為共同的媒介外,再沒有更深層的呼應。然而正由于中華語文作為一切華人傳統文化的根基,它不僅決定了馬來西亞所有華文學校存在的理由和意義,也對當地華文報章的興衰存亡產生關鍵性的影響。
她表示,就“華文”這同一個立足點上,多年來華文報報人與華文教育工作者之間,發(fā)展了不同形式的聯系,對于捍衛(wèi)及至推動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在當地的發(fā)展,發(fā)揮積極的影響并產生良好的功效,以至今日的馬來西亞比諸鄰近國家享有更高的華語文水平。另一方面,在華文報章和華人社團的悉心栽培之下,當地的華語文水平更進一步提煉至文學的層次,讓馬來西亞躍而成為公認的“東南亞華文文學的重鎮(zhèn)”。
奧地利《歐華僑報》社總編輯王敢撰文說,當地華文報紙經常刊登華文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報道教師、學生教學信息,夏令營活動,一方面豐富了當地華埠新聞的內容,增加報紙的可讀性,另一方面對海外華文學校是一種支持。中文學校教學育人的目的主要是教育學生認識中國文化,熟悉中國字,能夠熟練的讀寫,華文報紙是海外教學最好的教科書。從另一方面來講,給學生一個提示,培養(yǎng)學生讀報的興趣。從發(fā)展的角度來看,也是海外華文報紙潛在的讀者對象。報道學校活動,也會給報紙的發(fā)行、營銷、廣告等帶來效益。
此次論壇關注全球出現的“中國熱”現象,在新一輪華文教育熱潮中當地華文媒體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成為與會嘉賓關注問題。日本《華人周報》關西支社社長杜笑峰撰文說,《華人周報》對從西日本地區(qū)掀起的新一輪華文教育潮的報道,使當地華僑華人比較全面地了解到中國國家漢語戰(zhàn)略和海外漢語教育教學的重點。當地許多華人朋友,都是通過閱讀《華人周報》,了解到“孔子學院”、“漢語橋”等興辦海外華文教育的“關鍵詞”,從而認識到興辦華文教育是符合世界大趨勢、順應時代潮流的舉動!度A人周報》在報道華文教育熱潮的過程中,使當地華僑華人從不同角度認識到:作為生活在海外的炎黃子孫,讓自己的子女學習漢語和中華文化是對后代負責的舉動。
瑞士《歐洲情報》社長兼總編輯楊大衛(wèi)撰文說,該報社根據瑞士社會華人少,瑞士人對中國文化和語言特別感興趣的特點,在報紙上用多種語言大力宣傳中國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和優(yōu)美的文字,提高華文傳媒在瑞士華文教育在瑞南地區(qū)的知名度。報紙利用華文媒體的特殊性,把華文教育推入瑞士人圈子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