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二月十九日電(記者劉舒凌)臺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員會、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lián)誼會十九日在人民大會堂臺灣廳舉行座談會,紀念臺灣省人民“二二八”起義五十七周年。
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張克輝出席會議并發(fā)表講話。張克輝說,一九四七年在島內爆發(fā)的“二二八事件”,是臺灣同胞反對當時專制、腐敗統(tǒng)治的愛國民主運動,與祖國大陸反抗專制的人民革命運動一脈相承。半個多世紀以來,祖國大陸人民和中國共產(chǎn)黨始終與廣大臺灣同胞站在一起,對他們在“二二八事件”中表現(xiàn)出來的愛國行為一直予以高度評價。
張克輝指出,“二二八事件”絕非省籍矛盾、省籍沖突和排外行為!岸耸录逼陂g,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界限,并沒有本省人與外省人之分,廣大臺胞是非清楚,恩怨分明。那種將“二二八事件”看作是“本省人反抗外省人的流血沖突”以及“外省人鎮(zhèn)壓臺灣人”的觀點,是對臺灣同胞正義行動的嚴重誤解,是對臺灣人民愛國民主精神的歪曲和貶低。
張克輝強調,“二二八事件”過程中,沒有一人喊過一句“臺獨”的口號,也沒有出現(xiàn)一張鼓吹“臺獨”的標語或傳單!岸耸录笔桥_灣人民爭取民主自治運動,而絕不是“臺獨”的開端。島內“臺獨”分子的玩火行為是對兩岸人民生命財產(chǎn)和根本利益的嚴重威脅,是對臺灣同胞現(xiàn)實生活和未來福祉的嚴重破壞,其所作所為愧對兩千三百萬臺灣同胞,愧對事件中英勇犧牲的“二二八”先烈。
張克輝呼吁,所有臺灣同胞不分省籍,和睦相處,攜手共進,為早日實現(xiàn)海峽兩岸的完全統(tǒng)一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貢獻。
座談會由全國臺聯(lián)會長楊國慶主持!岸耸录眳⒓诱咧芮啵袊鐣茖W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張海鵬,全國臺聯(lián)研究室副主任楊毅周等分別在會上發(fā)言。他們高度評價臺灣人民的愛國民主運動,表示要繼續(xù)堅定不移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活動。
臺盟中央常務副主席林文漪,副主席劉亦銘、吳國禎、李敏寬,全國政協(xié)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李贛騮,全國政協(xié)人口資源環(huán)境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張洽,以及部分“二二八事件”的參加者,在京臺胞、臺商、臺生近兩百人出席座談會。
楊毅周:紀念“228”增進社會和諧消弭兩岸隔閡
中新社北京二月十九日電 紀念臺灣省人民“二二八”起義五十七周年座談會今天在北京舉行,全國臺聯(lián)研究室副主任楊毅周發(fā)言說,我們紀念“二二八事件”是要撫平歷史的創(chuàng)傷,撫慰歷史的悲情;是要增進臺灣社會的和諧,消弭兩岸的隔閡,結束兩岸的對抗與對立;是要增進兩岸同胞之愛,促進兩岸的和平與團結。
楊毅周說,“二二八事件”是發(fā)生在中國土地上“官逼民反”的歷史事件,是臺灣同胞為了爭取和維護自身的合法權利,要求民主自治、當家作主的愛國正義運動,因此得到了全國廣大人民的聲援,得到了中國正義力量和進步人士的支持。
他說,當時遠在陜北延安的中共中央,在事件發(fā)生時公開發(fā)表聲明,毫無保留地支持臺灣同胞的正義行動。祖國大陸各界民主人士也站了出來,響應臺灣同胞正義的“二二八起義”,表達對臺灣同胞不幸遭遇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楊毅周說,令人痛心的是,臺灣卻有那么一些人,為了其推動“臺獨”、爭權奪利的政治目的,大力操弄“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肆意煽動臺灣同胞的悲情意識,企圖重新制造臺灣的省籍矛盾,重新撕裂臺灣的族群關系,重新制造臺灣同胞對祖國大陸的仇視,不但要把兩岸對立、對抗固定化,而且還要激起兩岸新的對立、對抗與仇恨,給臺灣和兩岸和平、安詳?shù)臍夥照稚铣林氐年幱。這無疑是對“二二八事件”歷史事實的踐踏,是對“二二八事件”死難者極大的褻瀆,是兩岸同胞新的悲哀。
他表示,“二二八事件”發(fā)生后的五十七年來,不管兩岸如何風云變幻,祖國大陸從來沒有忘記“二二八事件”中受難的臺灣同胞。年年二月二十八日,年年都要聚會紀念,以緬懷“二二八事件”受難的臺灣同胞。祖國大陸同胞始終與臺灣同胞站在一起,始終肯定和頌揚臺灣同胞的愛國傳統(tǒng),始終支持臺灣同胞民主自治的正義行動。
楊毅周說,隨著兩岸同胞的各項交流日趨頻繁,兩岸同胞的利益日趨緊密,感情日趨融洽,共識日趨增加,理解日趨加深。兩岸對立的堅冰正在消融,兩岸隔閡的藩籬正在打破,歷史的悲情在隨風飄散,心中的敵意在漸漸淡化。兩岸同胞正在重振民族精神,攜起手來,齊心協(xié)力,共同發(fā)展。
他引用臺灣著名歷史學家戴國輝的話說,對于“二二八事件”,應當“恨事不恨人,可恕不可忘”,戴先生明確表示,“不贊成一些臺籍鄉(xiāng)親借已往的禁忌和壓抑而形成并籠罩在許多有關人士心中的這一道神秘的歷史陰影,來大作政治性的煽動蠱惑文章,甚至于將欠缺純真內涵、懷有情緒性的一類‘道德’批判,轉化為政客型之政治訴求,以為制造仇恨,加深省籍矛盾的手段,來達到政客自己所意圖的政治目的。”楊毅周認為,戴國輝先生的話值得臺灣同胞們深思。(完)
“228事件”本省人反對外省人之說缺乏歷史根據(jù)
中新社北京二月十九日電 紀念臺灣省人民“二二八”起義五十七周年座談會今天在北京舉行,事件親歷者和歷史學家等在會上指出,將“二二八事件”說成是本省人反對外省人的運動,是缺乏歷史根據(jù)的。
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張克輝說,一些人稱“二二八事件”為“本省人反抗外省人的流血大沖突!睂嶋H上,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前后那段日子,大陸各省的民眾同樣在反抗暴政的抗爭中浴血奮戰(zhàn),兩岸人民同是腐敗、專制政權的受害者。
他說,“二二八事件”發(fā)生之初確有一些無辜的外省人遭到誤傷,但是大多數(shù)的臺灣同胞理性地提出“不要殺傷外省人,不要焚燒物資房屋”、“不論本省人與外省人一體保護”等主張。因此在事件過程中許多外省人被臺灣同胞保護起來。
當時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所發(fā)表的《告臺灣同胞書》指出:“我們的目標是在肅清貪官污吏,爭取本省的政治改革,不是排斥外省同胞,我們歡迎外省同胞參加本省的政治工作!睆埧溯x說,“二二八事件”期間,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界限,并沒有本省人與外省人之分。廣大的臺灣同胞是非清楚,恩怨分明。“二二八事件”是民眾反抗暴政的正義斗爭,而絕對不是省籍矛盾、省籍沖突和排外行為。外省人與本省人同樣是獨裁暴政的犧牲者和反抗者。不少外省人親自參加了“二二八起義”。在事件發(fā)生后的白色恐怖期間,死難者中外省人所占近半數(shù)。
“二二八事件”參加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研所研究員周青舉例說,參加“二二八”的有外省人,如臺大學生方生,有“二二八”被殺的大明報副社長艾路生;“二二八”下午,大批人群涌到臺北火車站對面賓館去包圍新中國劇社人員,該社在中山堂演了“鄭成功”“桃花扇”等幾出好戲,在危急中有一學生說歐陽予倩先生是該劇社的團長后,誤會的民眾立即散去,然而還有學生留下來保護他們;“二二八”中午,民眾在燒毀本町專賣分局并有人要動手毆打外省職員時,本省籍職員高添燈挺身而出保護他們安全回到宿舍;臺中的謝雪紅在接管重要機關之后,把外省籍人員集中起來加以保護。
周青表示,從這些具體例子便可非常清楚地看出:說“二二八”是本省人反對外省人是“臺獨”分子有意的歪曲。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張海鵬指出,“二二八事件”初期,由于局面混亂,一時曾出現(xiàn)打外省人的現(xiàn)象。因為“緝煙血案”的當事人以及行政長官公署的官員都是從大陸派來的,他們的行為引起臺灣群眾的憤怒,情急之下喊出打外省人的口號,這是不難理解的。但在運動的進程中,許多正直的人士都提出了停止毆打外省人的要求。
他舉例說,臺灣省參議會參議員林日高等組織“服務隊”,勸阻無原則地毆打外省人;臺灣民主聯(lián)盟在告同胞書中指出外省中下級政府人員和商民“和我們一樣同一國民同一漢族同胞”,要求切不要亂打外省人;許多臺北市民偷偷地或者公開救護外省同胞,不是出于私宜,而是出于正義。
張海鵬表示,這些都說明一時出現(xiàn)的盲目毆打外省人的現(xiàn)象,是自發(fā)的、暫時的現(xiàn)象,絕不是事件的主流。說“二二八事件”是抵抗外省人的事件,是缺乏歷史根據(jù)的。
事件親歷者表示,“二二八事件”與“臺獨”無關
中新社北京二月十九日電(記者劉舒凌)在十九日舉行的紀念“二二八”起義五十七周年座談會上,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臺盟中央主席張克輝與“二二八”事件參加者周青、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張海鵬都表示,“二二八事件”與“臺獨”無關。
張克輝在座談會上說,“二二八事件”過程中,沒有一人喊過一句“臺獨”的口號,也沒有出現(xiàn)一張鼓吹“臺獨”的標語或傳單!岸耸录笔桥_灣人民爭取民主自治運動,而絕不是“臺獨”的開端。島內“臺獨”分子的玩火行為是對兩岸人民生命財產(chǎn)和根本利益的嚴重威脅,是對臺灣同胞現(xiàn)實生活和未來福祉的嚴重破壞,其所作所為愧對兩千三百萬臺灣同胞,愧對事件中英勇犧牲的“二二八”先烈。
“二二八”事件參加者周青表示,臺獨分子說“二二八事件”是“臺獨運動”,是“臺獨”的“源點”,這種說法荒謬絕倫。他說,臺灣“二二八處理委員會”所提四十二條提案中,沒有一條提到“臺灣獨立”;社會上各種團體散發(fā)的“傳單”、“標語”、“口號”,也沒有發(fā)現(xiàn)有主張“臺灣獨立”的東西;當時臺灣老百姓生活非常困苦,哪來的“臺獨意識”,因此“二二八事件”中倒下的遇難者中沒有“臺獨”分子。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張海鵬也認為,“臺獨”勢力把“二二八事件”當作臺灣人民要求“臺灣獨立”的事件,是沒有歷史根據(jù)的。他說,當時活躍在政治舞臺上的各個群眾組織都沒有提出“臺灣獨立”的訴求。處于全省領導核心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在它的組織大綱中明確規(guī)定:本會“以團結全省人民、改革政治及處理‘二二八’事件為宗旨”,三月六日發(fā)表的《告全省同胞書》也明確聲明:“我們的目標是在肅清貪官污吏、爭取本省的政治改革”,當時的“臺灣自治青年同盟”的宗旨則是“培養(yǎng)自治精神,遵守國父遺囑,擁護蔣主席,實行三民主義,協(xié)助政府建設新臺灣”,臺中區(qū)時局處理委員會發(fā)表的宣言,也提出“建設新中華民國,確立民族主義,擁護中央政府,鏟除貪官污吏,即刻實行縣市長民選,反對內戰(zhàn),反對專制”。
張海鵬說,這些活躍在臺灣各地的主要政治組織提出的宗旨,反映了“二二八事件”中最為普遍的要求,也體現(xiàn)了整個事件的基本政治傾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