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關系”工具化后,為了擁有更多稀缺社會資源的配置,進行“權力尋租”的可能性會變得更大。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論,無論是北大在重慶招收EMBA,還是如此多的“民企老板”熱衷于到名校去“充電”、去學“國學”之類的時髦玩意,其實背后的東西遠較臺面上的說法來得多。
北大高級工商管理總裁研修班8月12日在重慶開課,招生對象要求是各公司的高層管理者和負責人,還有一個重要的條件:所管理的企業(yè)資產至少要在5000萬元以上。重慶教學站負責人解釋說,之所以將學員的資產作為報名的必要條件,是為了保證學員都處于同一個層次。
不可否認,一個學員都是大老板的研修班,其“同學”本身就是資源。事實上,EMBA班的同學網,被不少人稱作“同學生產力”。于是,這讓人想起了上世紀末曾經流行的“關系也是生產力”的說法,毫無疑問,“同學”與“關系”相比較,那顯然是更進一步了的,換言之,“同學生產力”只不過是“同學也是生產力”的簡化說法罷了,其背后折射出來的,依舊是一種以“價值利用率”為取舍的人際關系觀。
誰都知道,同學是一種社會關系,而“生產力”則是創(chuàng)造財富的能力。它們雖互為作用,但兩者各為不同的概念,不能混為一談,更不能李代桃僵。在筆者看來,“關系就是生產力”之類說法的背后,更多的是利益驅動下的長遠打算,加上權力尋租上的急功近利,其本質上并不能為社會生產物質財富,倒是能夠成為某些利益集體或者個人增加財富的有效手段。有網友評論說:“如果凡是能給行為者帶來實惠的東西,都可以冠以‘生產力’的美名,那么,我們憑什么去譴責小偷的下作、強盜的缺德和娼妓的無恥呢?”
當然,并不是說北大高級工商管理總裁研修班,就是專門編織“同學生產力”的老板班,但是,誰又能夠否定,所謂“總裁班”的真正價值,就在于同學們的身份和財富都處于同一水平上,否則,為什么要規(guī)定一個重要的條件:所管理的企業(yè)資產至少要在5000萬元以上呢?以著名大學的名義,召集一班身價相仿的社會名流,讓他們結合成為“同學生產力”,這樣做當然沒有違法,但也大可不必往發(fā)展“生產力”方面扯。明明是“物以類聚”,卻好象在利國利民,想方設法把總裁們都弄成同學,老百姓也不會有意見,但是,又何必再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話呢?
一些人之所以認為“同學就是生產力”,同唯經濟論的話語環(huán)境形成有極大關系。在這種語境下,“關系”完全成為一種營利的“漁網”,被工具化了。當“關系”工具化后,為了擁有更多稀缺社會資源的配置,進行“權力尋租”的可能性會變得更大。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論,無論是北大在重慶招收EMBA,還是如此多的“民企老板”熱衷于到名校去“充電”、去學“國學”之類的時髦玩意,背后的東西遠較臺面上的說法來得多。有位老板就一語道破天機:“結交朋友才是最大的收獲!逼鋵,社會變革發(fā)展到一定的時候,精英群體之間必然會急于建立起新的“關系”,他們不這樣做就心里不踏實,會產生被別人“甩掉”的焦灼感。所以,才會有“重慶富豪攻讀EMBA每天學費1250元”的廣告,也才會有如此多的著名高校熱衷于為總裁、民營企業(yè)家們開辦各種各樣的“研修班”。(來源:華南新聞;作者:葉 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