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很怕的5個習慣,很多人不當回事,幾乎每天都在做!
胃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如果它出了問題,不單單是難受,還會耽誤我們享受美食。
飲食因素對胃部健康尤為重要,如果長期吃錯食物,患胃病的幾率會大大增加。這篇文章就來講一講胃最怕的食物以及不好的生活習慣,還會告訴大家要想保護胃的健康,我們應該怎么做。
胃最怕這5點
現(xiàn)在捂著肚子喊胃疼的人比比皆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很容易損害胃部的健康。
1
高鹽食物
長期高鹽飲食不僅會危害心血管健康,對胃部健康也很不友好。
鹽攝入過高會刺激胃黏膜,可能會導致胃壁細胞脫落。而壁細胞是保護胃部健康的屏障,一旦被破壞就會增加罹患胃炎的風險,嚴重還可能導致胃癌。
建議:飲食中要控制好鹽的攝入量,每人每天最好控制在5克之內(nèi),也就不到1啤酒瓶蓋的量(帶膠墊),同時也要注意少吃腌菜、泡菜、火腿、香腸、培根等鹽含量較高的食物。
有數(shù)據(jù)顯示,常吃腌制食品的人群胃癌發(fā)生風險增加2.21倍。
2
高糖食物
現(xiàn)在的年輕人工作和生活壓力都很大,很多人壓力大時就特別喜歡吃甜食。
有研究提到,經(jīng)常吃高糖食物不僅容易誘發(fā)齲齒,還會增加患胃病的風險。有些甜食中的相關成分比如阿斯巴甜、蔗糖素和糖精不僅會破壞腸道免疫平衡,使腸屏障功能受損,而且會打破腸道微生物群的平衡。
另外,高糖食物吃得多也可能與功能性消化不良有關。
建議:每天糖的攝入量最好控制在不超過25克,在家做菜盡量少放或不放添加糖。
購買食物的時候看好包裝上的標簽,多選不含有添加糖的,比如配料表有白砂糖、冰糖、紅糖、黑糖、蔗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漿、玉米糖漿、果葡糖漿、蜂蜜等的都要盡量減少食用。
3
吸煙飲酒
吸煙和飲酒都對健康危害很大,二者都可誘發(fā)胃食管反流病。吸煙可降低食管下括約肌的肌張力,減少唾液分泌,而飲酒會影響食管的同步收縮效率,顯著降低下食管括約肌壓力,并能夠促進胃酸的分泌,影響其蠕動功能,導致胃和食管功能衰退,引發(fā)胃食管反流病。
并且,長期吸煙飲酒與胃癌的發(fā)生有關。已有大量研究證實吸煙會增加胃癌發(fā)病風險,這是因為香煙的煙霧中含有多種致癌物,會誘發(fā)胃癌;酒精可刺激胃腸道,導致惡心、嘔吐、腹痛等癥狀,引起胃黏膜損傷與出血,同時對肝臟、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等也會造成一定的損傷,特別是高度酒危害更大。

建議:戒煙限酒!最好不飲酒,如果實在要喝,成年人每天的酒精攝入量要控制在不超過15克,這相當于下圖的飲酒量。
4
飲食不衛(wèi)生
飲食不注意衛(wèi)生,可能會感染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是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胃癌等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會導致腹痛、噯氣、上腹脹、反酸等癥狀。
建議:餐前便后要認真洗手,注意衛(wèi)生,保持清潔;日常定期給餐具進行消毒,進餐實施分餐制,并使用公筷公勺,這是預防幽門螺桿菌傳播的有效手段。
另外,建議定期體檢,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感染了幽門螺桿菌要及時治療。
5
某些藥物
長期服用某些藥物也會傷害胃黏膜,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建議:服用藥物之前要先咨詢醫(yī)生,充分了解其副作用,并看好說明書。
至于大家說的吃辣會傷胃,其實這是個誤區(qū)。辣椒本身不會傷胃,只不過它含有的辣椒素會造成食管和胃的灼燒感,這種灼燒感并不是實質(zhì)性的傷害。不僅如此,適當吃辣還對胃部健康有益。
2021年,英國牛津大學、中國北京大學等研究人員在《國際流行病學雜志》上發(fā)表的一篇研究,在10年期間分析了51萬中國人。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愛吃辣能降低胃腸道癌風險。與不吃辣的人相比,每天吃辣的人,食管癌風險降低19%,胃癌風險降低11%,直腸癌風險降低10%。
不過,雖然吃辣對胃有好處,但如果過量吃辣則可能引起胃腸不適。另外,很多辛辣口味的菜肴都可能高油高鹽,常吃會損傷胃部健康。
保護胃要這樣做
要想讓胃保持健康狀態(tài),除了以上提到的這些之外,下面這些好習慣也很重要。
1
多吃新鮮蔬果
新鮮蔬果中不僅富含維生素、礦物質(zhì)、膳食纖維和水分,還能為我們的身體提供豐富的抗氧化成分,比如胡蘿卜素、番茄紅素、花青素、維生素 C 等,這些成分都能幫我們減輕身體的炎癥反應,保護胃部健康。
有研究顯示,雖然蔬菜的攝入量與胃癌的發(fā)病風險無關,但蔥類蔬菜和十字花科蔬菜對預防胃癌具有保護作用。增加新鮮水果的攝入,也能降低胃癌的發(fā)病風險。
綜合分析截至2020年全球17項相關研究數(shù)據(jù)的結(jié)果顯示,每周攝入水果≥3次與<3次的人群相比,胃癌風險降低62%;每周攝入蔬菜≥3次與<3次的人群相比,胃癌風險降低38%。
所以,在飲食上我們一定要盡量增加蔬菜的攝入,每一餐要讓蔬菜的量占到餐盤的一半,并多選深色蔬菜,經(jīng)常食用十字花科蔬菜;至于水果,每天吃上2~3拳頭的量即可。
2
常吃豆制品
黃豆以及豆腐、腐竹、素雞、豆干、豆腐絲等豆制品中富含大豆異黃酮。有研究顯示,大豆異黃酮能誘導胃癌細胞發(fā)生凋亡,具有預防和抵抗胃癌的作用。
3
別吃得太撐、要細嚼慢咽
每餐控制好進食量,不要吃得太撐,七八分飽就可以了,避免加重胃腸負擔。細嚼慢咽就能很好地控制進食量,避免吃撐,每口飯多嚼幾口能讓食物被咀嚼的更加充分,增加消化液與食物的接觸面積,使其更好消化,減輕胃腸負擔。
4
保持健康體重
要想保護胃部健康,還得控制體重。肥胖人群普遍內(nèi)臟脂肪較高,一項胃癌風險相關性的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內(nèi)臟脂肪是賁門癌發(fā)病的高危因素。另外,肥胖與多種癌癥的發(fā)生風險相關,在促進胃癌疾病發(fā)展過程中也起到一定作用。
體質(zhì)指數(shù)(BMI)是目前廣泛采用的一種判斷人體胖瘦程度的指標。如果 BMI≥24就屬于超重,BMI≥28就屬于肥胖了,BMI=體重(kg)/身高(m)的平方。并且,成年男性腰圍≥90cm,女性≥ 85cm 就屬于腹型肥胖,即便你的 BMI 在正常范圍內(nèi),但腰圍超標,也得減肥哦!

控制體重、預防超重和肥胖,不僅是為了身材好,更是為身體的健康保駕護航。
總結(jié)
現(xiàn)在飽受胃病困擾的人很多,甚至年輕人的胃也在慢慢垮掉,“護胃行動”迫在眉睫。
平時要杜絕不良的飲食習慣,定期體檢,特別是家庭中有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如果胃經(jīng)常不舒服,一定要盡早重視,別對“胃病信號”置之不理哦!
參考文獻
[1]徐海蓉,徐耀初.飲食因素與胃癌關系的流行病學研究近況.中國腫瘤,2002(02):21-23.
[2]張愛斌,于瀟.快節(jié)奏生活下飲食與胃癌發(fā)生關系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研究生學報,2022,35(6):656-659.DOI:10.16571/j.cnki.1008-8199.2022.06.016.
[3] 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學組,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功能性疾病協(xié)作組. 2022中國功能性消化不良診治專家共識[J]. 中華消化雜志,2023,43(07):433-446.
[4] 袁玲芝,唐丹,彭進等.針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不良生活習慣的調(diào)查研究[J].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7,42(5):558-564.DOI:10.11817/j.issn.1672-7347.2017.05.013.
[5]中國抗癌協(xié)會胃癌專業(yè)委員會,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外科醫(yī)師分會上消化道外科醫(yī)師委員會,中國人群健康風險管理協(xié)作組-胃癌專業(yè)組.中國人群胃癌風險管理公眾指南(2023版)[J] . 中華醫(yī)學雜志, 2023, 103(36) : 2837-2849. DOI: 10.3760/cma.j.cn112137-20230608-00968.
[6]李勇,范立僑,馬建華,等.胃癌發(fā)病部位及相關因素臨床分析——附12525例病例分析[C]//中國抗癌協(xié)會,中華醫(yī)學會腫瘤學分會.第八屆中國腫瘤學術大會暨第十三屆海峽兩岸腫瘤學術會議論文匯編.河北醫(yī)科大學第四醫(yī)院外三科;,2014:1.
[7] 中國營養(yǎng)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M].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22
[8] 馬吉祥,蘇軍英,李會慶等.大豆異黃酮誘導胃癌細胞凋亡作用研究[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3,19(4):434-436.DOI:10.3321/j.issn:1001-0580.2003.04.023.
[9]崔桂芳,繆巍.內(nèi)臟脂肪在胃癌應用中的研究進展[J].臨床醫(yī)學進展,2023,13(12):20585-20594
[10]Chan, Wing Ching et al. “Spicy food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gastrointestinal-tract cancers: findings from the China Kadoorie Bioban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vol. 50,1 (2021): 199-211. doi:10.1093/ije/dyaa275
策劃制作
作者丨薛慶鑫 注冊營養(yǎng)師
審核丨張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研究員/博士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
策劃丨王夢如
責編丨一諾
審校丨徐來 林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