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電子產品更新換代步伐的加快讓“電子垃圾”日益泛濫,如果處理不當將演變成污染環(huán)境的潛在威脅。隨著上月一部《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的出臺,國家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將實行資格許可制度,提出建立電子廢棄物多元化回收和集中處理體系,處理企業(yè)將享受稅收優(yōu)惠和國家處理基金補貼。該條例將于2011年實施。
業(yè)內人士稱,該條例的公布,有望讓目前處于混亂狀態(tài)的電子垃圾處理業(yè)迎來破局良機,走向產業(yè)化的黃金期。
管理條例針對“灰色”產業(yè)
據了解,我國家用電器已經開始進入報廢高峰期,目前國內每年產生的電子垃圾總量高達820多萬噸。按照權威部門的估算,2010年我國城鎮(zhèn)電子產品報廢總量將達到13億臺,而北京市的電子廢棄物將達到15.83萬噸。
如此大規(guī)模的電子垃圾流向何方?在從業(yè)人員的“指點”下,記者來到了北京市最大的電子垃圾中轉站海淀區(qū)后八家村。
站在村口沿著一條柏油黃土混合的小路望去,進出于村子各式各樣的貨車擁堵不堪,卷起的塵土夾雜著塑料燒焦的味道撲鼻而來,不時有車子停下來將舊電腦、舊電器卸在路邊。偶爾發(fā)現的小院子中可以看到成捆的廢舊電腦機箱、鍵盤、線路板、打印機,三五個婦女在院子中拿著螺絲刀、鉗子一類的工具拆解著廢舊物品。在約1公里長的街道兩側,分布著大大小小數十家這樣的電子垃圾回收點。
也許是知道所做的生意并非正規(guī),幾乎所有稍大點的院子都會掛有“非本院人員禁止入內”的牌子。記者以批量出售廢舊電腦的名義走進一家院子,看到數十個純平顯示器堆放在院子門口,另一側的廢舊打印機壘起來足有三四米高,院子里三臺大秤和深深的汽車輪胎印記讓記者感覺到這里生意還不錯,可在討價還價中業(yè)主老譚卻抱怨經濟危機讓村子的回收產業(yè)走向“寒冬”。
老譚深深地嘆了口氣,指著門口堆放的鼠標、鍵盤和調制解調器說:“你看那些剛拾掇出來的,都是不值錢的,只能上秤論斤賣了。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今年的生意大不如前,老百姓電腦電器的淘汰率低了,南方的回收生意也不好做,我們收上來的廢品沒人要!碑攩柕骄唧w價格,老譚表示:“去年一個七成新的液晶顯示器能賣到300多塊錢,現在150塊就不錯了。純平的顯示器現在給錢就賣,十塊二十塊錢的你要多少我有多少。”
老譚這樣的院落在后八家村俯拾皆是。記者在和一家超市店主的攀談中得知,這個村子住的幾乎都是外地人,以河南人居多,大多數都從事著電子垃圾的生意。原來生意好的時候,每天前來送貨的卡車不斷,從去年冬天開始,生意明顯蕭條了不少。來送貨的少了,村子里的男人們白天自己也蹬著板車出去尋找貨源,婦女們在家中進行一些整理、拆解的活。至于拆解后廢品的流向,該超市店主稱:“都用大貨車送到南方大的電子垃圾集散地了,這里也就是中轉和匯總的地方!
今年年初,一則外媒拍攝的國外電子垃圾流入廣東小鎮(zhèn)貴嶼的視頻新聞引起很大反響。根據公開的資料,地處粵東地區(qū)練江北岸的貴嶼鎮(zhèn),每年回收處理的電子垃圾在百萬噸級以上,被稱為全世界最大的垃圾電子拆解基地。在這里,從事拆解加工的村有20個,企業(yè)300余家,全鎮(zhèn)80%以上的人員從事電子垃圾拆解。為了節(jié)省成本,貴嶼的家庭作坊往往采用最直接和最原始的方式進行電子廢物的拆解,他們焚燒廢舊電線和電纜,用硫酸水沖洗線路板,那些無法再回收的垃圾則被再次焚燒或就地堆砌。這造成了當地環(huán)境的嚴重污染,空氣污濁、污水橫流、土壤中毒,據統計這里的兒童患白血病的幾率高出其他地區(qū)幾十倍。
而在不少專業(yè)人士看來,經濟危機正是電子垃圾產業(yè)破局的契機。北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大型廢舊電子設備拆解中心總經理劉某表示,他做過相關調研,像后八家村不少的外地從業(yè)人員每個月的生存成本是1200元,一旦電子垃圾回收不能滿足他們的生存,他們必然會退出這個行業(yè),這就讓新規(guī)的實施減輕了難度。而這其中素質高、經驗豐富的人員經過培訓后,還可以被正規(guī)的電子垃圾處理企業(yè)所聘用。
條例力挺正規(guī)軍排斥游擊隊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頒布不足一個月,卻讓電子垃圾回收的“正規(guī)軍”和“游擊隊”心態(tài)都悄然起了變化。一個從飽受擠對到挺直腰桿,一個從昨日輝煌到不得不考慮明天的出路。
按照該條例,國家對廢棄電子產品處理實行資格許可制度。要拿到從業(yè)資質,需要具備完善的處理設施、處置方案、分揀設備和相關技術人員。專業(yè)人士表示,行業(yè)門檻的提升和責任制的約束是該條例最核心的兩條法則,從法律角度有效地填補了這個行業(yè)監(jiān)管的諸多空白。
作為北京市第一家集中處理電子垃圾和廢舊家電的分揀中心,海淀區(qū)韓家川電子垃圾分揀中心建成運行一個多月,無害處理了來自海淀區(qū)各政府機關淘汰的辦公設備數百噸。該中心一位黎姓的負責人稱,該條例對改善環(huán)境污染是顯而易見的。非法小作坊露天焚燒和強酸浸泡的方法拆解電子垃圾,容易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而正規(guī)處理企業(yè)則是采用正規(guī)得多的無害化處理流程,將污染減小到最低程度。
在談到該中心的無害化處理技術時,黎先生表示,進入該中心的廢棄電腦要首先監(jiān)測是否有再利用的價值,如果有則出售給再利用的廠家。如果沒有,機箱等金屬制品就會作為爐料出售,塑料賣給廢品收購,硬盤因為政府信息涉密要銷毀,不會自行做相關的化學提純處理。“最特殊的地方是我們每臺廢舊機器都會設置一個條形碼,不僅能追蹤到處理過程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最后的去向也有全套的記錄,便于政府監(jiān)管、客戶涉密跟蹤和責任追查!
此外,該條例也會避免資源浪費、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環(huán)境保護部相關負責人在解讀該條例時稱:“廢棄電器電子產品中有許多有用的資源,如銅、鋁、鐵及各種稀貴金屬、玻璃和塑料等,具有很高的再利用價值。通過再生途徑獲得資源的成本大大低于直接從礦石、原材料等冶煉加工獲取資源的成本,節(jié)約能源。而小作坊的非法提純,往往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
條例中對處理電子垃圾企業(yè)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也讓不少商家眼前一亮,韓家川電子垃圾分揀中心的黎先生稱:“無害化處理設備的引進、廠房的改造升級、技術人員的開支,這些都需要資金做保障。我們分揀中心在改造時就投入了2000萬元左右,這么大的運營成本,政府在稅收等政策上對我們的幫扶無疑是一個好消息。”而北京另一家電子廢棄物處理企業(yè)華星集團環(huán)保產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也曾表示,廢舊家電處理產業(yè)一定需要國家相關政府部門的政策和資金支持,更多的企業(yè)才能加入這個行業(yè),為構建廢舊家電回收處置體系開展有效的探索和嘗試。
而在后八家村,談到剛剛出臺的新條例,老譚和一些從業(yè)人員都表示有所耳聞,一些人已經在考慮之后的出路了。老譚稱:“受生意慘淡的影響,一些人已經轉行離開村子了。我這小店沒規(guī)模、沒設備,不具備成為國家承認企業(yè)的條件啊。現在的生意就是維持,如果再沒有轉機的話,我們也可能會考慮轉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