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9日電 臺灣《今周刊》最新一期刊登文章《你必須從金融海嘯學到的理財5堂課》,原文摘編如下:
很多人在這次金融風暴中損失慘重,理財交了白卷。儲蓄、理債、風險規(guī)劃、購屋、投資,這5堂理財課,不管人生哪個階段都很適用,只要練好理財基本功,提升理財IQ,就能讓你避開風險,常保平安!督裰芸泛(臺灣)國泰金融集團合作,進行全臺最大規(guī)模大學生及社會新鮮人理財IQ大調查,發(fā)現(xiàn)年輕人的理財IQ不及格,更需要加強理財基本功,才能面對隨時可能來的風暴。
李先生,一九六五年生,頂著美國前十大名校機械碩士學歷,在二十八歲那年回臺,進入一家上市公司擔任總經理特助。學歷好加上認真工作,第三年,就接手負責公司的投資業(yè)務。
-金融風暴肆虐/投資高手慘遭滑鐵盧
三十三歲到三十八歲這五年,李先生快速累積財富,離開待了五年的公司,他到一家大型投資公司,負責投資案,加上自己也投資股票,操作順利,三十八歲就累積了第一個一億元(新臺幣,下同)。
后來,他離開公司,和幾位朋友一起專心投入投資市場。由于過去的訓練,他的投資非常專業(yè),從不追逐市場明牌,每買一檔股票,總會把那一家公司研究得非常透徹,每一場法說會一定到場,不定時和朋友一起討論投資公司的財務狀況。
李先生判斷產業(yè)趨勢很準,他手上持股不會超過五檔;持有的標的都是中型業(yè)績成長股,電子產業(yè)的中上游,從早期的筆記型計算機到后來的手機,他都沒錯過;這兩年手上也有鋼鐵股和營建股,每檔股票持股都達到五千萬至一億元的規(guī)模。
從三十八歲到四十一歲這短短幾年內,李先生財產凈值從一億元變成四億元,利用融資,手中股票將近八億元。
從李先生的投資歷程來看,他其實是一位認真、肯下工夫做研究的投資人,不跟隨市場消息、不炒短線;然而透過金融杠桿操作,在短時間內享受到財富倍增的甜美滋味時,似乎忘了,“杠桿效應”同樣具有致命殺傷力。
從去年開始,李先生手上的股票出現(xiàn)下跌,尤其到了今年八、九月,在很短時間內,股票價值從八億元變成1.2億元,資產大幅縮水;他投資的都是績優(yōu)穩(wěn)健公司,但股價大跌,連賣都賣不出去。
事后他自我檢討,停損速度不夠快是最大致命傷;而且他所投資的股票,多是一些上、下游的公司,籌碼集中在十幾個大股東身上,股票的流動性不夠,沒有考慮到這層風險,讓他剛剛才發(fā)現(xiàn)苗頭不對時,卻已經抽不了身。投資市場的變化快得讓人措手不及,這1.2億元的股票,扣掉四千萬元的融資,凈值只剩下八千萬元,過去十年白忙一場。
而兩年前,因為投資獲利,他在臺北天母訂了一戶1.4億元的豪宅預售屋,房屋貸款八千萬元。最近房子蓋好,曾經叱咤科技業(yè)、金融圈的金童,如今卻得為籌措裝潢費傷透腦筋。
-理財IQ不及格/年輕人最缺乏保險觀念
在這波股災中,投資市場到處聽得到原本靠股票賺到十億元身價,一夜之間又賠到只剩一億元的故事;像李先生這樣的股市?,投資操作技巧高超,幾十億元在他們手中操作,易如反掌。
然而,就連李先生這樣的股市高手都被風暴打得載浮載沉,更遑論連最基本理財知識都沒有的一般人,一旦遇到金融大海嘯,更是難以逃生。
為了解時下年輕人的理財IQ是否足以應付隨時而來的金融風暴,《今周刊》與國泰金融集團合作委托臺灣世新大學及臺灣104人力銀行,針對大學生及職場新人進行(理財素養(yǎng)大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臺灣大學生理財IQ不及格,平均只有49.7分;而職場新人的情況也好不到哪里去,平均只有62.4分,低空掠過及格邊緣。
在二十題的理財素養(yǎng)問題中,年輕人的保險觀念最弱,答對的比率最低。國泰人壽科長黃建智對這個現(xiàn)象憂心地指出,可能大學生認為自己還年輕,對保險的需求應該較低,因此對保險規(guī)劃的重視程度不及其它投資理財規(guī)劃。
他強調,保險規(guī)劃是一種長期、甚至是終身計劃,而人生每一階段的保障需求都不一樣,雖然并不要急著一口氣將保險規(guī)劃齊全,但是應該要定期檢視自己的保障,依照預算與需求做調整,讓保險功能真正發(fā)揮,卻不浪費任何一分錢。
調查也針對大學生的理財行為進行了解,有沒有儲蓄行為、有沒有信用卡債、零用錢多不多,都和理財IQ有關系,在大學生的理財IQ得分中,每個月零用錢在五千到一萬元之間的人,理財IQ最高51.7分,高于平均分數(shù);而有儲蓄習慣的人,分數(shù)也拿了50分。值得注意的是,有信用卡債的大學生,果然理財IQ比較低,只有36分,缺乏理財素養(yǎng)導致的過度消費,終究走上“卡奴”一路。
調查結果還發(fā)現(xiàn),有一成四的大學生從事股票、期貨選擇權等高風險的投資理財行為,讓自己暴露在高風險之中;買共同基金則有一成八。
至于職場新人,在工作賺錢之后,他們的平均月薪為28488元,每月平均理財金額為8384元,占個人所得的25%至33%左右,五成以上的人選擇買基金,但投資股票、期貨選擇權者也超過三成。
另外,也有四成五的職場“菜鳥”,才工作不久,就已經背負債務。
從這份調查中可以清楚發(fā)現(xiàn),新一代年輕人的財金素養(yǎng)嚴重不足,令人擔心他們的金錢管理能力,而他們對于投資市場展現(xiàn)的高度興趣,更是令人憂喜參半。
-按部就班理財/讓財富安全地快速累積
喜的是,投資愈早開始越好,年輕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運用時間復利帶來資產;但憂的是,理財知識不足就貿然進場,行情好時賺錢不難,在錯誤價值觀引導下,以為人生不用工作,只靠投資就可以致富。
此外,也容易因此忽略了高獲利背后隱藏的高風險,一旦景氣反轉,在還沒成為投資大戶之前,就在股海中慘遭滅頂。
尤其在欠缺正確的理財素養(yǎng)下,不懂得量力而為,更容易因為過度投資而帶來收支失衡的財務危機,嚴重時,陷入不可自拔的債務困境中。
所以理財知識的及早建立,就更顯得重要;就像面對計算機病毒,中毒后再行解毒,往往須付出檔案壞損的慘痛教訓,惟有先行安裝防毒軟件,才是最好的作法。
在自己的腦袋安裝理財防毒軟件,首先就是要建立對金錢的正確知識,在這次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四成七左右的七年級生認為,擁有金錢和財富就是當代最好的成功指標,這個發(fā)現(xiàn)令人擔心,現(xiàn)在年輕人只會向“錢”看,而一味的追逐金錢游戲。
曾經在美國債券資產管理公司任職的作家王文華,就提醒所有理財新鮮人,切記理財是為了過好生活,千萬別本末倒置地讓生活中只有理財這件事,到最后心情每天隨著股市起伏,不得安寧。
說到理財,多數(shù)人想到的就是投資,國泰世華銀行財富管理部業(yè)務督導王裕聰指出,如何控制費用,其實才是理財最重要的一堂課。不管每個月薪水多少,能夠控制花費,進而有結余,開始“儲蓄”,你就跨出理財成功的第一步。
但很多人往往失敗在這第一步,消費不知節(jié)制、入不敷出,別說要有多余的錢可投資,一旦產生“負債”,財富將與你漸行漸遠。
有了賺錢的能力,自然就要有“風險規(guī)劃”的準備,這樣才能長保你的財富不會因為一場意外而付之一炬。(陳免)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