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賴昌星 中新社發(fā) 黃運榮 攝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wù)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
賴昌星前傳
在成為一件驚天大案的嫌疑主犯之前,他走過了怎樣的道路?
遠華事件的喧囂早已遠去,是時候追問一些被忽略的問題了——
遠華案為什么發(fā)生在這塊土地上?為什么發(fā)生在賴氏家族?又為什么“成就”了賴昌星?
本刊記者/張鷺(發(fā)自福建晉江、石獅)
晉江市燒厝村,燒厝南區(qū)106號。這是賴昌星的弟弟賴昌圖的家(其實也是賴昌星的住處,他們兩家一直生活在一起),同一個村里,還有大哥賴水強等親屬的住所。
“遠華案”已經(jīng)過去十年了,一方面,村里人很忌諱公開談?wù)撡嚥呛瓦h華,另一方面,他們又大多對那段歷史多有感念。
這是一個典型的宗族社會,從普通人家到盛極一時再到遠華案發(fā)之后,賴氏家族都與這個村落發(fā)生著密切而復(fù)雜的聯(lián)系。透過這個村子,我們可以看到賴昌星及其家族的生存邏輯和發(fā)展脈絡(luò),發(fā)現(xiàn)“遠華案”背后的深層秘密。
祖屋與宗族
賴昌圖的住處在村委會和村老友會的附近,中等規(guī)模的一個院子,種著晉江并不常見的棕櫚樹。2層小樓的居室里,內(nèi)飾氣派,但還遠稱不上豪華,至少遠遠遜色于大哥營造的莊園。
路過村口“旅港賴昌星先生捐建”的牌坊,再往前走一點,從那個更高更氣派的大門進入,就是大哥賴水強的莊園。近1公里的水泥路的兩旁,是小溪、稻田,以及小作坊式的工廠,路的盡頭就是已經(jīng)病亡在獄中的賴水強住過的院子。其中的6層主樓體量龐大,是村里的制高點。可以想象,站在這座大廈般的住宅樓頂,俯瞰在稻田和工廠里勞作的人們,帶給主人的是威望和權(quán)勢帶來的滿足感。
兩兄弟的宅子,不在一個量級,這樣的對比很容易讓人心生詫異。對此,賴昌星的同班同學(xué)、兒時好友賴昌翁分析,那是因為兩兄弟的想法不同,賴昌星一直想把他“事業(yè)”的重心放在廈門,而賴水強則更愿意在晉江老家發(fā)展。
考慮到幼年時住所的擁擠程度,賴水強對于住所體量的追求變得可以理解。從賴昌圖的住處出來,走半分鐘,經(jīng)過一個小小的下坡,就到了這個丘陵地形的村子里少見的一片大塊平地。這里就是賴昌星兄弟出生的祖屋。
在被改成家廟以前,這個祖屋是泉州地區(qū)農(nóng)村常見的民居樣式:兩落五間張雙護厝,由下落、櫸頭、天井、頂落四部分構(gòu)成,為典型的四合院布局,適合家族聚居。村干部賴文建回憶,這個被很多村民稱為“祖屋”的建筑,大概有850平米,七八十間房子,住了好幾十家人。
往上追溯,這些人家可以歸到同一個祖先。事實上,在賴家族譜里,“昌”字輩是第24代。賴家一世祖原本定居在燒厝邊上的賴厝,后來的祖先因為現(xiàn)已不可考的原因舉族遷往泉州,大概200多年前的嘉慶年間,第15代祖先又率眾從泉州遷了回來。從第10代到第14代,5代人出了6個進士。這也是賴昌星之前,這個家族最風光的歷史。直到今天,村里的文廟仍以此為傲。
1958年農(nóng)歷九月十五,賴昌星出生在這幢據(jù)說是第16代祖先傳下來的祖屋,他是八個兄弟姐妹中的老七,比大哥賴水強小10歲,比小弟賴昌圖大4歲。
賴昌翁對賴昌星家的記憶從小學(xué)開始,那時賴昌星一家住在祖屋七八十間房子中的三間里,“非常擠”。賴昌星跟二哥賴昌標住一個房間,中間是廚房,賴母、最小的姐姐和小弟賴昌圖住在另一間房子里。賴的父親賴永等早在“大躍進”時就是村支書,因為家里住不下,一直住在現(xiàn)在老友會所在的老村委會會址中。大哥賴水強住在村里的民兵營房,他后來在老村委會邊上開了個小賣部,搬到小賣部里住。
1995年,當遠華中學(xué)的賴世雄老師以賴氏五村建校委員會代表的身份,到賴昌星在廈門的住處,接受賴對遠華中學(xué)的500萬捐款時,發(fā)現(xiàn)昌標、昌星、昌圖兄弟幾個竟然住在一棟大宅子里。而當時,昌標、昌圖都已成為遠華集團某一方面“業(yè)務(wù)”獨當一面的人物。看起來,即便是到“事業(yè)”如日中天的時候,家族聚居仍是這個家族所秉持的生活方式——或許是對幼時一家人分開居住的補償——他們“做生意”的方式也是家族式的,遠華集團董事會的五名成員,分別是賴昌星、賴昌標、賴昌圖、曾明娜和曾明育。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