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8日電 美國前副國務卿、現(xiàn)任高盛集團負責全球事務副董事長的羅伯特•佐立克17日在英國《金融時報》上發(fā)表《中美需要新的上海公報》的文章。文章指出,《上海公報》拉開了界定中美戰(zhàn)略關系的序幕,現(xiàn)在需要進入下一階段,中美合作須加強。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今年是中美《上海公報》發(fā)表35周年!渡虾9珗蟆凡粌H僅是象征一項重大歷史轉變和中美重建外交關系的聲明。它還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外交工具。這項創(chuàng)舉要歸功于當時的中國總理周恩來、美國國家安全顧問亨利•基辛格和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渡虾9珗蟆烦姓J而非掩蓋了中美之間的差異。當時,兩國的共同利益很少;由于經濟合作前景渺茫,因此公報中僅有兩句關于經濟的簡短描述。關鍵一句是兩國共同反對“霸權”。
《上海公報》反映出了那個時代的現(xiàn)實。中美當時正在重新了解對方;這是一種有待發(fā)展的雙邊關系。如今,中美擁有了一種更為成熟、涵蓋多方面的關系——不過,它們仍然在認識和了解對方。
《上海公報》確立了一個引導雙邊關系的戰(zhàn)略框架,這一方式值得當今中美兩國領導人努力仿效。通過這種方式,它試圖確保兩國關系不受公眾態(tài)度和焦慮變化的干擾。1972年,美中共同反對的東西界定了當時的雙邊關系。而在2007年,兩國需要將注意力集中在它們共同追求的內容上,從而界定它們現(xiàn)在的關系。
美國于2005年提出了“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概念,這便是為創(chuàng)建上述框架所做的努力。這一概念不是要將中國列入一個特殊類別。鑒于中國的經濟成就,美國建議,中國與其它重要國家合作,維持并加強國際體系,使世界更加安全,更加富裕,并為個人改善生活提供機會,這么做符合中國的利益。
中國認識到,有必要重新定位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作為一個發(fā)展中國家,中國面臨的內部挑戰(zhàn)仍然艱巨。盡管如此,中國領導人仍然感受到了它所引起的外部影響,其中包括所帶來的擔心。這正是為何中國開始談論“和平崛起”或“和平發(fā)展”的原因。中國電視臺制作了一個反映5個世紀以來世界大國崛起的系列紀錄片,其動機或許也在于此。這是一種讓中國公眾參與未來任務的方式。
中國領導人重視確定引導政策所需的原則。這是一種合理的邏輯。然而,“和平崛起”或“和平發(fā)展”等概念,必須通過與現(xiàn)實問題和機遇相關的政策和行動得到體現(xiàn)。其它國家將通過行動和成就來評定中國——以及美國——的言論。自1972年以來,美中之間的經濟關系蓬勃發(fā)展,然而經濟大廈的政治基礎卻日益不穩(wěn),而且動搖的風險在日益加劇。有鑒于此,中國開始謹慎地鼓勵企業(yè)去其它地區(qū)的國家尋找經濟機會。
對中國來說,與其最大經濟合作伙伴建立同樣強大和可持續(xù)的互利關系,將是一個明智之舉。此外,美中還必須在許多互相聯(lián)系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利益方面加強合作,比如朝鮮、伊朗、巴基斯坦等方面。
中美要成為風險共享的利益相關者,這種挑戰(zhàn)并非易事。中國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美國是全球最主要的大國,但與其它多數(shù)成功的大國不同,質疑現(xiàn)狀是美國的本性。這種改造精神可能導致其它國家產生焦慮。然而,美國務實的觀點和對變革所持的開放態(tài)度,助長了它對中國成就的尊重,以及它要解決問題的習性。《上海公報》拉開了界定中美戰(zhàn)略關系的序幕,我們現(xiàn)在需要進入下一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