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8月13日電 《瞭望》新聞周刊近日載文稱,日本與美國在歷史問題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嚴重的價值觀沖突。
美國眾議院7月30日以口頭表決的方式通過一項譴責日本在二戰(zhàn)期間強征其他國家婦女充當“慰安婦”的議案,在日本引起強烈反響。日本各大媒體8月1日均發(fā)表社論,對事件進行分析和評論,表達對日美同盟關系的擔憂。
其中《朝日新聞》對美國眾議院通過“慰安婦”訣議案原因的分析比較中肯,認為促使美國采取這一行動的原因有三:
一是一部分政治家和媒體否定《河野談話》形成的大氣候所致;二是日本領導人最近的談話激怒了美國國民。三是日本右翼分子的狡辯火上澆油。
對于美國眾院通過譴責日本強征慰安婦訣議案,日本政府反應平靜。安倍首相7月31日晚對記者說,“對于美國國會今后必須說明日本采取的措施”。一些右翼議員對美國眾院沒有任何評論和過激的行動,連經(jīng)常開著宣傳車喊叫的底層右翼分子也沒有任何舉動。這主要是因為害怕影響對日本來說最重要的日美同盟關系。
日本媒體認為,美國眾院通過“慰安婦”決議案將對日美同盟關系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從美國方面來看,通過這一決議案,日本的形象在美國國民心中受損,與此同時,日本國內可能出現(xiàn)反美情緒高漲的動向,這對日美雙方都是有害的。安倍和布什目前都失去執(zhí)政凝聚力,都想強化日美同盟關系,但此時美國眾院通過“慰安婦”議案對安倍政權進行批判,結果可能會加大美日關系的離心力,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日美同盟。
美國眾議院通過遣責日本的“慰安婦”議案還說明,歷史問題已經(jīng)成為日美關系引起爭執(zhí)的火種。小泉在任日本首相期間,連續(xù)六次參拜靖國神社。小泉當時的理論是,世界上只有中韓關心歷史問題,不能因中韓說不讓去,就不去參拜靖國神社,最后一次小泉竟在日本投降日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在全世界造成極為惡劣的影響。小泉的舉動引起美國的極大關注,歷史問題從去年開始在美國國民中引起的反感急劇加大,這次美國國會通過譴責日本政府的“慰安婦”議案,雖然日本采取息事寧人的態(tài)度,可以一時平息風波,但如果安倍晉三再去參拜靖國神社,可以想象美國的反應會更加強烈。
在日本方面看來,日本一向自翊與美國的價值觀相同,其實在歷史問題上已出現(xiàn)了嚴重的價值觀沖突,也許日本右翼勢力不管美國這一套,在否認歷史的道路上還會越滑越遠,但作為日本政府領導人則不宜在歷史問題上再放厥詞,更不宜再參拜靖國神社。過去日本政府支持率下降時,為了贏得國內的支持,一部分日本領導人認為參拜靖國神社是一種手段,現(xiàn)在只能贏得一小撮極右翼分子支持。由于大多數(shù)日本國民支持強化日美同盟關系,在最近的時間內,不管政府支持率怎樣下降,日本領導人采取參拜靖國神社的行動都會受到限制。這不僅有利于日美關系,也對中日關系的發(fā)展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