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任務重 “隱形負擔”也不輕
30歲的姜濤在中部一所綜合性高校的藝術學院任教。該院歷史不長,近年來新添了部分專業(yè),加上本科生與研究生的擴招,師資告急,“師生比”下滑。
“教授、副教授的重心放在研究生教學上,本科生教學的任務自然落在青年教師肩頭。”姜濤無奈地說,有些年輕同事,甚至還是本科學歷、助教職稱,就被推上講臺,“原本教學的中流砥柱,卻被分流出去”。
盡管已是5年教齡的“老教師”,姜濤每次備課還是不敢掉以輕心,45分鐘的課,至少花上兩個小時。“學校督導組經常不請自到,隨機聽課;學生擁有自主權,可以給我們打分,不滿意的,甚至直接哄下去!
“一方面要認真完成教案,應對教學部門的檢查,一方面又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照顧學生的口味。”姜濤覺得,單純做一個“教書匠”也不容易。
除了挑起大梁,青年教師往往成為教學上的“拓荒者”,有時還被冠以“鍛煉新人”的名義。
“學校就是這樣論資排輩的地方,老教師一般都揀熟課上,而青年教師經常接新課,有些課程與專業(yè)還有一定距離!弊匀胄幸詠,不到3年,姜濤已經帶了6門專業(yè)課,那種感覺就像“看電視一樣,在不同的頻道間切換”。
“上了幾遍的課,自然搭好了架子,備課的時候,無非是修修補補,添磚加瓦,而開設一門新課,等于重起爐灶!苯獫龑Υ松钣畜w會,“上課就是一門手藝活兒,你不熟悉的內容,必須慢慢學習和消化,自然要下工夫。”
姜濤感到,對青年教師而言,老是換新課,很難出精品課程,對學生也沒有好處!熬拖裢诰,換了好幾個洞,每次都是離水源差一點就被迫停了!
“所以,青年教師的付出,不僅僅是臺上的45分鐘,還有課堂之外的心血!苯獫f。
這種感受,同樣也屬于李成,他覺得,“隱性的教學負擔”同樣沉重。
李成帶有一個大班的寫作課,該班有130人,按照每學期3次作業(yè)的最低標準計算,他要批改390份作業(yè),需要耗時一周,此外,還要利用課外時間進行點評、總結。
有時課后,李成會遭到同學的“圍堵”,望著那些求知的眼睛,他實在不忍離去,只能一一作答,盡管他知道早已誤了校車的點,回家又得自費打車。有時剛到家中,就接到學生的短信或者電話;晚上打開郵箱,學生發(fā)來5~10份郵件,“每一個問題,都是那么渴盼答案”。
“同學們與我們年齡差距小,喜歡和我們溝通,作為老師,怎么忍心拒絕?”不過,李成也有疑問,“既然學校強調量化管理,可是隱性的教學工作,怎么去計算呢?”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