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復印教材成風,不考試的教材基本不買
就讀于河南大學的小張暑假后就該上大四了,他告訴記者從大二開始他就不買教材了,“我們流行復印教材!”
小張來自農村,家里還有個弟弟,生活并不富裕。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本《中國新聞事業(yè)史》有530頁,定價是35元。換做復印的話,雙面價格是0.14元,一張A4紙可以印教材的4頁,印一本書只要18.6元,便宜了一半。
“我們班一共78個人,大三上學期只有一個人訂了教材,其他同學大部分都選擇復印。而且只復印不得不印的,很多教材根本沒用!”據小張介紹,每年開學時,到復印店復印教材的人絡繹不絕。
小林在沈陽建筑大學讀工程管理專業(yè),她說,大一時,全部是統(tǒng)一訂教材,“后來同學們膽子大了,不考試的教材基本不訂”。
選擇學生滿意的教材應是高校研究的重要課題
河南省某高校后勤教材科一位負責人介紹,教育部規(guī)定,大學教材不是計劃供應,是自愿訂購。大一新生則是在自愿的基礎上,在不影響教學計劃的情況下購書。而對大二大三的學生并不強制購書。在他們學校一個分校區(qū)只有三四個專業(yè)定了教材。
在采訪中記者發(fā)現,“教材無用”是很多大學生不想使用教材的重要原因。對此,鄭州大學文學院語言及應用語言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緱瑞隆教授認為,教材一方面規(guī)范教師的教學行為,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學生復習和鞏固知識,教材的重要性不能忽視。
對于越來越多的大學生不使用教材的現象,緱瑞隆說,現在教材印刷精美,價格也越來越貴,與學生的經濟承受能力不相適應。到了大學教育,老師講課應該體現個性,適當發(fā)揮,出現這一問題是學生沒有處理好老師講課和教材的關系。
除此之外,緱教授也不否認現實中還存在部分教師迫使學生購買自己編寫的教材的情況。但他認為這種行為是可以通過管理手段規(guī)范。比如鄭州大學就不允許老師推薦自己編寫的教材,學校根據研究生考試用書的標準給學生推薦幾本教材,學生在網上自主選擇。
但學生還沒有學習就選教材,帶有一定盲目性,比如河南的大部分學生多首選價位低、頁數少的,其次才考慮教材的出版社和作者的名氣。這就會造成老師講課和學生選的教材不一致,“解決了這方面又忽視了另一方面,這是高校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教材的意義何時能跨越“應試”這個坎
大學本應是培養(yǎng)人思辨能力的殿堂,可把教材奉為權威和應試教育工具的思想在很多學生和教師頭腦中根深蒂固!爸挥锌荚嚽安欧,常常期末了書還是新的!痹诖筮B交通大學學機械的小梁說。
“很多老師上課根本不用教材,只按照自己的講義講課。平時不學習的同學到了考試只要拿來別人的筆記,再背背老師給畫的‘重點’就能過關!焙幽洗髮W的小張說,要是偶爾哪個老師沒有畫“重點”,便會引來學生罵聲一片。
考試畫“重點”已經成為國內高校老師和學生心照不宣的“潛規(guī)則”,老師讓同學自由復習的良苦用心反而招來學生的怨聲載道。對此,緱瑞隆教授認為“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這與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有關。學生希望輕松過關,老師為了得高分評職稱,不惜出賣原則迎合學生,這非常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
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每到畢業(yè)前后,賣書是許多畢業(yè)生處理教材的首選方式。對于大學生普遍存在的“教材無用”說,河南大學張福民教授認為,大學教材的質量問題是一方面原因,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當前年輕人的普遍心態(tài),“它是一個社會問題”。
“大學階段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我上大學時用的課本、公共課的資料和筆記到現在還整整齊齊的擺在那里,舍不得扔掉,那時候的人真的把知識看做財富。”張福民教授說,現在這個社會太浮躁,大學生上大學更多的是把學習看作尋找好工作的敲門磚,像走過場一樣,書本反而成了累贅。(記者 潘志賢 實習生 時慧)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季】 |
相關新聞: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