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于1933年的《家》在中國文學史上曾產(chǎn)生過深遠影響,為紀念《家》出版75周年暨巴金去世3周年,小說《家》學術研討會昨日在上海作協(xié)舉行,巴金弟弟李濟生專程從四川趕來參加。上海作協(xié)主席、作家王安憶在研討中認為,《家》中的人和事,很多社會現(xiàn)象在今天似乎已經(jīng)不存在了,但有些主題從不會落伍。
《家》讓新文學走向大眾
“《家》中的有些主題從不會落伍,比如書中描寫的自由、愛情、平等,至今還是很多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母體。”上海作協(xié)主席、作家王安憶在研討會上說道。
《家》最先在上海小報《時報》上連載時,引起巨大反響!斑@在中國新文學史上是一個突破!睆偷┐髮W教授陳思和說,“新文學誕生之后,其實是小眾的,即使魯迅的作品也只是少數(shù)人在閱讀,當時受廣大讀者歡迎的還是鴛鴦蝴蝶派的通俗小說,而巴金的《家》是一個重要突破,小說首先在當時的通俗小報《時報》上連載,從而讓文學從小眾走向大眾化,并通過其他媒體比如戲劇,讓更多人認識,也產(chǎn)生了更大的社會影響!
新時期文學30年,文學已獨立自存,不再是政治宣傳工具。但在上海作協(xié)副主席趙長天看來,很多作家的作品越來越傾向于私密化,成為圈子文化的一部分,文學作品和社會的勾連越來越疏遠,文學的社會功能越來越弱,“在很長一段時期內(nèi),我們太注重文學的社會性,這是不正常的,但完全拋棄文學的這一重要功能也是非常遺憾的。而小說《家》在那個年代對社會的影響是難以想象的,許多青年讀了巴老的《家》之后,毅然走出封建家庭的桎梏,走上革命的道路,從某種角度講這是文學的光榮。巴老曾表示,‘我不是作家’,他不強調(diào)自己的作家身份,而更強調(diào)用文字關注社會的發(fā)展、中國人的發(fā)展和生存狀況!
人文社版印刷437萬冊
“沒想到《家》已經(jīng)出版了75年,四哥(巴金)去世也已經(jīng)3年了。”從四川專程趕來的巴金弟弟、92歲的李濟生用濃重的四川口音感慨道,“《家》講述了一個封建壓迫的故事,在我看來就算在現(xiàn)代社會,很多封建的東西還是沒有洗滌掉!
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和趙志剛則回顧了歷年來越劇版《家》的改編和演出歷史。袁雪芬回憶說,當年她每次排演越劇《家》的時候,總與巴老做深入的交流。而趙志剛則回憶,2003年巴老百歲大壽的時候,當年上海舞臺上同時有4部戲曲版《家》上演。
1933年5月,長篇小說《家》首先在上海開民書店出單行本,32開,當時書價是大洋1.7元!坝胁簧偃艘詾檫@是我的自傳,其實,這是一個錯誤。小說里的事實大部分出于虛構,不過我確實是從和這相似的家庭出來的,而且也曾借用了兩三個我認識的人來作模特兒!睂ψx者關心小說寫作背景問題,巴金在首版《家》序中做了解答,“我們已經(jīng)可以看到一個正在崩壞的資產(chǎn)階級家庭的全部悲歡離合的歷史了。這里所描寫的高家正是這類家庭的典型,我們在各地都可以找到和這相似的家庭來!
目前影響最大的《家》版本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版(簡稱人文社版),據(jù)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室主任王海波介紹,人文社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家》是在1953年7月15日,這個人文社最早版本為25開,平裝、豎排、繁體,共342頁。而最具有收藏價值的《家》是1962年5月印刷的版本,這版《家》為插圖精裝本,內(nèi)附劉旦宅所作插圖,只印了55冊,可能為巴老和劉旦宅專門制作。據(jù)人民文學出版社統(tǒng)計,自1953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家》以來,每年都在不斷重印,截至2008年9月22日,人文社版《家》累計印刷90次,共437萬冊。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