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權的實行,當以成熟的商業(yè)道德環(huán)境為基礎。但在中國的某些消費領域,例如房地產業(yè),無疑并未達到如此理想的境界。
這世上沒有后悔藥,正在修改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卻可能提出:你有權后悔。
有關專家這么解釋后悔權,后悔權即冷靜期制度,原則上讓消費者在合理期限內可以無條件退貨,后悔權只用在三類商品交易中:網上交易;先交錢后簽合同的消費行為;交易額巨大的消費行為,比如購買汽車、房屋等。
據說國外的許多商場都有無條件退貨的規(guī)定,這也算是擴大化的后悔權吧。一些聰明人于是買一件新衣服,穿個幾天又退了回去,不花一文錢就能掙個體面。幸好這樣的聰明人還不是很多,不然商場估計要叫苦不迭了。瞧瞧,后悔權保護了大部分消費者的權益,但卻無奈于少數人低下的商業(yè)道德。
新消法想要推出的后悔權,只針對三類商品。前兩類,相信大家都沒意見,因為,這兩類交易本身就存在著信息不對稱。比如網上交易,大部分人只能看到圖片或文字介紹,卻無法對商品作出準確的評價。這種情況下,商家處于完全的強勢,后悔權實為保護消費者的利器!惟有第三類交易行為,卻引起了諸多爭議。其原因,也就如國外商場可能遇到的情況,其中的漏洞容易被一些人利用。
按照一般的消費心理,商品價格越高,購買時越會小心謹慎。買房子,盡管也有某人散步經過一家售樓處就買了一套房子的個例,但相信絕大部分購房者下單前,都是千挑萬選,比了又比的。買車子,只要不是錢真多得沒處花,拿出多年積蓄的小老百姓總會又是上汽車論壇,又是找參謀的折騰很長時間。
對于這些消費者來說,重要的是整個商品交易過程中,商家是否誠信,商品質量是否過硬,價格是否存在欺詐。有關法律或相關部門,倘若能推出更嚴厲更具懲戒性的規(guī)定,遠比有沒有后悔權重要。比如說汽車出了質量問題,能否召回或退貨。樓盤廣告中吹得天花亂墜的花園縮水了,能否罰得開發(fā)商傾家蕩產,賠得購房戶心平氣和。
網上的一種觀點,是害怕后悔權成為炒房者的工具,從而讓房子只能漲不能跌,成為高房價的推手。這話并非沒有道理。炒房者算不算消費者,有待商榷,但問題是即便將其列入非消費者的行列,現實中也無法區(qū)分。倘若是無任何附加條件限制的后悔權,毫無疑問會成為炒房客的盛宴。任何一個樓盤開盤,都會引來瘋狂的搶購,沒有任何風險的房子,你難道不想占有一套?
后悔權的實行,當以成熟的商業(yè)道德環(huán)境為基礎。但在中國的某些消費領域,例如房地產業(yè),無疑并未達到如此理想的境界。在一個投機行為盛行的樓市,簡單的后悔權概念注定無法應對復雜的消費或投資心態(tài)。新消法在后悔權的擬定中,需有更詳細、更符合國情的條款來完善。方小晶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