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大師”下線,但治愈字畫古玩行業(yè)頑疾還須猛藥
近日,抖音電商公布了針對字畫古玩品類的治理進展。2024年至今,平臺共清退“假大師”商家超500個、達人超1000個;清退承諾回購類欺詐商家超400個、達人超1000個。此外,平臺加強與有關部門的配合,合力調查并打擊字畫古玩案件。2024年至今,共配合警方累計打擊10起相關案件,涉及商家406家。
這場治理是對現實痛點的積極回應。隨著直播電商的火熱,幾乎各行各業(yè)都在尋找自己的打開方式,字畫古玩行業(yè)也不例外。直播間里,一時間翰墨飄香、古韻悠揚。這些字畫古玩的加入,確實進一步豐富了電商直播的品類,拓寬了與消費者對話的空間,也為行業(yè)發(fā)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毋庸諱言,假貨充數、貨不對板、以次充好、虛假宣傳等亂象也時有發(fā)生。著眼于此,抖音電商一方面強化源頭治理,收緊了商家經營準入,提高普通字畫經營入駐保證金要求,要求經營“大師”“名家”作品的商家需符合官方機構認證,且名家本人授權經營,并且完善了直播間商品宣傳規(guī)范,嚴禁非大師類目商品虛假宣傳或暗示“大師”“名家”等不實信息。另一方面強化技術防控,針對商家作弊、貨不對板等主要違規(guī)場景,升級模型識別能力,進一步加大審核資源投入,實時自動攔截虛假不實信息,減少消費者損失。一套組合拳,維護了消費者的權益,體現了平臺的責任,這種姿態(tài)值得肯定。
話說回來,“假大師”下線恐怕并不意味著字畫古玩行業(yè)亂象的終結。實際上,電商直播間里的坑蒙拐騙不過是行業(yè)亂象在網絡端的一種反映。字畫古玩交易是個古老的行當,在玩家眼里,據說有六大行規(guī):不教學、不鑒定、不爭論、不保真、不欠錢、不退貨??梢哉f,字畫古玩交易,很多時候追求的就是一種心跳的感覺,付款結束,交易結束,低價買到了寶貝,那就屬于走運;高價買到了贗品,那就自認倒霉。買家承擔風險成本的老行規(guī),在老玩家眼里是一種魅力,但到了現代社會,自然就會產生不少摩擦。在當代消費者的眼里,誠信買賣天經地義,買到了不喜歡的無理由退貨也是應當應分的。新觀念與老行規(guī)的碰撞,屢屢成為糾紛的源頭??梢哉f,鑒別難、溯源難是字畫古玩行業(yè)一直存在的老問題,并非直播電商時代的新挑戰(zhàn)。
對于這一問題,相關部門經常碰到,但之所以處理起來很棘手,一個關鍵問題在于缺乏充分的評判依據,進一步說,就是字畫古玩的屬性究竟適用于什么樣的法律法規(guī)。應該說,字畫古玩等既有生活消費的屬性,也有投資的屬性。我國《消法》第二十條規(guī)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也規(guī)定,藝術品經營單位不得有“向消費者隱瞞藝術品來源,或者在藝術品說明中隱瞞重要事項,誤導消費者的”;“偽造、變造藝術品來源證明、藝術品鑒定評估文件以及其他交易憑證的”行為。但由于藝術品天然地具有非標準的特性,在出賣人正確履行聲明、告知等義務的前提下,依法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綜合來說,就是字畫古玩的交易,不能完全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這種特殊性是藝術品的性質使然,卻也留下了一個灰色地帶,成了交易風險產生的土壤。
隨著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藝術愛好者、收藏愛好者也越來越多。這將為文化消費增添新的活力,但如果上述的問題繼續(xù)模糊下去,恐怕還會滋生更多的矛盾。我們相信抖音電商等平臺會定期加強治理,但徹底解決這一問題還需要完善頂層設計,各方面形成治理合力。據報道,西方藝術品畫廊一般有合同約定,如果消費者認為自己受了騙,可以通過權威機構或先進技術進行鑒定,鑒定意見會被法院采納?;蛘唠p方事先合同約定一個退貨期限,如果退貨將承擔一定比例的罰金。這樣的他山之石,值得借鑒。當前,我們國家藝術品專業(yè)鑒定領域尚不成熟,社會上的商業(yè)鑒定機構魚龍混雜。相關部門能否推動建立一個權威可信、民眾可及的文物鑒定體系?這將更加有利于保障字畫古玩市場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文化藝術滋養(yǎng)精神世界,這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動力源。線上線下一起努力,補齊短板,讓字畫古玩行業(yè)健康發(fā)展,才能讓這個文化領域帶給我們更多美的享受。(文/王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