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八月三日陳水扁拋出“一邊一國論”以后,他的所謂“新中間路線”以及在兩岸關(guān)系上的所有偽裝都徹底揭去了。他上臺以來,一直在以“三小”對抗“三大”。
一是以“小悲情”對抗“大悲情”。臺灣在中日“甲午戰(zhàn)爭”失敗后,曾被迫割讓給日本,臺灣人民當了五十年的亡國奴。臺灣光復(fù)不久后的一九四七年,在國民黨高壓統(tǒng)治下又曾爆發(fā)血腥的“二·二八”事件。祖國大陸人民對于臺灣同胞所有這一切不幸都感同身受。這種不幸,當然與中國近代史的外有強敵欺凌壓迫﹑內(nèi)有統(tǒng)治者腐敗無能這樣的“大悲情”﹑大背景緊密相關(guān)。臺灣地處中國邊陲,受苦受害最深最烈。但我們必須看到,臺灣這樣的不幸遭遇,總體說不過是整個中華民族不幸遭遇的一個部分。如今在臺灣,以李登輝和陳水扁為代表的分裂主義者,竟不顧我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大悲情”,不惜以一己之私,扭曲歷史上的“小悲情”,賣身投靠外國侵略勢力和反華勢力,充當它們反對中國和反對我中華民族的“急先鋒”和“小棋子”,以分裂中國和牽制中國的發(fā)展。是可忍孰不可忍﹖相信陳﹑李之流的做法,最終會激起包括臺灣在內(nèi)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同仇憤慨﹗
二是以“小民意”對抗“大民意”。陳水扁在大談“一邊一國論”的同時,又打出所謂“民意牌”,說什幺要實行“全民投票來決定臺灣前途”,(實即“臺獨”公投),此乃“臺灣二千三百萬人民的基本人權(quán)”。不,錯了,臺灣乃中國領(lǐng)土,從來就不是“國家”,它也不是殖民地,無權(quán)以“公民投票”來決定臺灣前途。相反,維護包括臺灣在內(nèi)的整個中國領(lǐng)土主權(quán)的完整,乃“全體中國人民的基本人權(quán)”,據(jù)臺灣有的媒體報道,目前島內(nèi)擁護陳水扁“一邊一國論”者已超過百分之四十,如果然如此,那一定是臺執(zhí)政者片面地﹑蒙蔽真象地誤宣誤導所造成的結(jié)果,并不代表真正的民意。島內(nèi)包括認同中國,統(tǒng)派或隱性流派,以及主張暫時維持現(xiàn)狀和反對“臺獨”者,至少在百分之七十以上,仍是主流民意。如果硬是要以“公民投票”來決定臺灣前途,不能只是臺灣的二千三百萬人公投,而應(yīng)是十三億全體中國人民的公投。妄圖借口“人權(quán)”,以“小民意”來對抗“大民意”是徒勞的。
三是以“小三通”對抗“大三通”。兩岸都是中國人,早日實現(xiàn)“通郵﹑通商﹑通航”的“大三通”,乃兩岸全體中國人的共同愿望,亦關(guān)系到兩岸尤其是臺灣千家萬戶的切身福祉。臺灣島內(nèi)的廣大民眾和工商界對此呼聲甚高。已經(jīng)好多年了,先有李登輝的“戒急用忍”政策,千方百計地加以阻攔和限制﹔后有陳水扁的“積極開放,有效管理”政策,表面上似已糾正李登輝的“戒急用忍”政策,而實際上“積極開放”是假,“有效管理”是真。陳水扁為了對抗“大三通”,不惜絞盡腦汁,去年提出的“小三通”就是一例。所謂“小三通”,主要是為了回避或繞過“一中”原則,也為了怕把兩岸關(guān)系拉得太近,這個“小三通”,實際早在福建沿海的廈門和金門馬祖之間悄悄地進行,臺當局不過只宣布了一下,使之“合法化”和“除罪化”,毫無實際意義。用“小三通”來對抗“大三通”,這是不顧臺灣民眾和工商界的利益,在搞政治和意識形態(tài)掛帥,到頭來一定會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綜上所述,無論是臺當局以“小悲情”對抗“大悲情”也好,是以“小民意”對抗“大民意”﹑“小三通”對抗“大三通”也好,無非都是為了拒絕“一中”原則,拒絕兩岸直接“三通”,拒絕兩岸真正改善關(guān)系,最后走“公投立憲”﹑“獨立建國”之路,然而必須指出的是,這一切是絕對行不通的,是“死胡同”。試想,臺灣人民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曾先后犧牲六十五萬人,中國人民在八年抗日戰(zhàn)爭中更犧牲了高達三千五百萬人的生命,真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啊﹗好不容易從日本侵略者手中奪回的領(lǐng)土,怎幺可能允許一些分裂主義者在外國侵略勢力和反華勢力的支持和縱容下重又使之脫離祖國呢﹖臺灣不可能有真正的“獨立”,那無非是為了向外國人投懷送抱,甘當它們的附庸和“兒皇帝”,反過來又成為它們對付祖國的“馬前卒”,中國人民是絕不可能答應(yīng)的。如果他們?nèi)岳^續(xù)一意孤行下去,則必將被埋葬在全體十三億中國人民所激起的洶涌怒濤之中,勿謂言之不預(yù)也﹗
(據(jù)2002年9月24日香港《大公報》,作者:該報特約評論員李家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