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社主辦 |
|
二十一世紀,中關村能成為第二個硅谷嗎? 2001年2月5日 16:18 作者:蕭瀟 中關村,地理位置上是指由中國科學院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環(huán)抱而成一個區(qū)域。一九八零年,從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的陳春先在此辦起第一家公司開始,二十年來,中關村涌現出一批很有競爭力的企業(yè)。中關村也成為中國高科技特別是IT行業(yè)的代名詞。 人們常把中關村比喻為“中國的硅谷”。確實,中關村與美國硅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硅谷有兩所著名的大學,斯坦福和伯克利,中關村有中國科學院、北大和清華;硅谷有英特爾、惠普等一批美國知名的高科技企業(yè),中關村有聯想、方正這樣著名的高科技公司;硅谷以科技見長,中關村則是電子一條街;硅谷是工程師的樂園,中關村是中國大批人才的聚集地……隨著新世紀腳步的臨近,人們不由的發(fā)出這樣的疑問:二十一世紀,中關村能成為第二個硅谷嗎? 中關村和硅谷的差異 中關村在某些方面雖然和硅谷很象,但他們之間的差異也是有目共睹的。首先是他們的機制差異,這包括稅收機制和企業(yè)運作機制。硅谷的企業(yè),創(chuàng)辦初期,一般都不購置自己的辦公樓,因為房地產的稅收高,反之,中關村的企業(yè),很多有自己的大樓;硅谷的企業(yè),沒有大學辦的,他們大多是國外高等院校的學生畢業(yè)后合伙創(chuàng)辦的,而學校有專門的知識產權辦公室來協(xié)調師生開發(fā)的技術和應用技術公司的關系,老師和校方談好價錢,知識產權辦公室再授權給企業(yè),避免知識產權的失控。中關村的大企業(yè),常有高等院;蚩蒲性核谋尘,例如清華紫光、北大方正等。但是在中國學校沒有這種專門的部門,據一位清華教師介紹,他們投入一項技術的研究時間和使此項技術走向市場的時間比是一比十,大大地浪費了時間。 其次是他們的文化差異。硅谷有非常獨特的硅谷文化,例如,硅谷的創(chuàng)新文化常常被以為是技術的創(chuàng)新,而事實上則是一種市場的創(chuàng)新,在硅谷,資本市場的整合力量是絕對不能忽視的;硅谷聚集了美國風險投資的三分之一以上,它的風險投資不僅提供資金,還提供咨詢和服務并幫助公司建立管理機構。最重要的是美國政府在硅谷建立三年前就制定了一套嚴密的法規(guī)、政策和法律,使硅谷有相對完善的游戲規(guī)則,不會出現盜版侵權、人員流動混亂等現象。雖然硅谷企業(yè)員工對企業(yè)的忠誠度有可能為零,但企業(yè)卻能發(fā)展的得很好,有相當一部分要歸功于美國法律手段和侵權手銬的作用。中關村企業(yè)員工對企業(yè)的忠誠度也很低,由于法律不夠健全,執(zhí)行不利,跳槽現象及為正常,企業(yè)自身人事制度中缺乏信譽環(huán)節(jié)和用人挖墻角等污染社會公德的做法也是技術人員流動不規(guī)范的間接原因。 中關村和硅谷人士的意見 剛剛從硅谷回來的中國用友集團董事長王文京認為目前中關村和硅谷的差距還很大。硅谷的每一家公司,無論大小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即絕活,而中關村的企業(yè)在這方面要遜色好多,企業(yè)普遍技術含量不高,還不能算是真正的IT業(yè);硅谷的產品經營里資本市場發(fā)揮重大的作用,同時硅谷人強烈的全球化意識也是中關村人無法比擬的。但同時也要看到目前大約有三分之一硅谷人是華人或華裔,一部分人已經相當成功,這就在硅谷和中關村之間建立起一座新“金門大橋”,成為國內IT企業(yè)連接國際市場的有利優(yōu)勢。聯想電腦公司的李方博士認為,中關村的人才結構不合理。 [全文2024字,傳媒索稿請同中新社專稿部聯系電話:68329955—3754或3745 傳真:68316637電子信箱:ZhuanGao@mail.chinanews.com.cn] |
|||
滾動新聞-新聞大觀-中新圖片-中新專稿-圖文專稿-中新影視-中新出版品-中新電訊-中新專著-中新英才-聯系我們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