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jīng)意間,羅洗河放了一顆衛(wèi)星——成了第一個在世界大賽決賽上戰(zhàn)勝李昌鎬的中國棋手。
2006年的第一個星期,當(dāng)羅洗河踏上前往韓國首爾的征程時,幾乎沒有人看好在國內(nèi)棋手等級分僅排在第13位的他,大多數(shù)人覺得打入三星杯決賽已夠幸運了,想在番棋決賽中擊敗李昌鎬,談何容易。然而,羅洗河卻似乎不這么認(rèn)為。賽前讓他評價對手時,他竟然回答:“李昌鎬的實力,不好說!薄靶∝i”羅洗河,以他特有的言行風(fēng)格,留下了弦外之音。
“小豬”:我不是什么天才
羅洗河出道早,并被稱為“圍棋神童”。1977年11月23日,羅洗河生于湖南衡陽。他的名字是其父根據(jù)陸游的詩句“不知盡挽銀河水,洗得平生習(xí)氣無”而來的。很小的時候,羅洗河就顯示出了在圍棋方面的天賦,家里一直對這個不平凡的小孩寄予厚望。
羅洗河9歲進(jìn)入國少隊,與他同期的還有年長他2歲的常昊、周鶴洋等,小棋手們測試智商,羅洗河得分164,排名第二的常昊為138,其他棋手多為110左右。160以上的智商水平只有在一些天才科學(xué)家的故事里才聽說過。
對此,后來羅洗河總是一笑置之。他說:“我不是什么天才。那種測試談不上準(zhǔn)確。我第一次測智商164分,后來,我又一次測了智商,結(jié)果只有120多分!
雖然自稱“非天才”,但羅洗河的特立獨行在圍棋界中卻是獨樹一幟。記得八、九年前本報主辦樂天杯中韓對抗賽時,賽前安排雙方代表團(tuán)浦江夜游,包括聶衛(wèi)平、馬曉春等大牌棋手都以賽前準(zhǔn)備為由婉拒,惟獨羅洗河興沖沖而來,樂呵呵地說:“他們不去正好,我們不用那么拘束了!
有人說,羅洗河是中國圍棋界最接近石佛李昌鎬的人。不是說棋風(fēng),而是說其個性的脫俗、獨特。此次率團(tuán)出征的馬曉春九段評論道,這次決賽,如果換了另一位棋手,很可能在第2局輸?shù)艉,?局被李昌鎬再次壓倒性擊敗。正因為羅洗河心性非凡,才不至于在李昌鎬的巨大威懾下自亂陣腳。
恩師:有天分但沒少挨打
羅洗河能有今天的成就,最當(dāng)感謝的是中國圍棋的資深教練羅建文。正是他當(dāng)年的“義舉”,才成就了日后的這位棋壇名將。
1983年11月,當(dāng)6歲的小洗河牽著父親的手,無望地準(zhǔn)備從北京返回湖南老家時,愛才心切的羅建文攔住了他們,不久便將其收入門下。羅洗河來京學(xué)棋,吃住都在羅建文家,頗有日、韓棋界流行的“內(nèi)弟子”的味道。那時羅建文家并不寬敞,僅有一間14平方米的小屋。他把羅洗河留在家里,亦師亦父地開始培育。
平時,羅建文把小洗河帶到圍棋隊,隊中的一些年輕隊員有空時就和洗河下盤指導(dǎo)棋,回家后洗河再擺給羅建文看。羅建文有一把日本友人贈送的戒尺,這也是最讓小洗河望而生畏的東西。擺棋的時候,師徒間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對話——“這樣下該不該挨打?”“該。”“打五下好不好?”“三下行嗎?”“好吧。”“討價還價”完畢,徒弟的屁股挨三下戒尺,繼續(xù)擺棋。
羅洗河從小就人小鬼大。9歲時,有一次跟圍棋隊的高手下指導(dǎo)棋,輸了個一塌糊涂。洗河怕回家后挨師父的戒尺,于是心生一計,路上自己“編”了一盤讓子棋,想以此蒙混過關(guān)。這盤棋開始的時候還擺得像模像樣,可越往后擺羅建文越覺得可疑。到后來,羅建文已經(jīng)猜了個八九不離十,于是喝問究竟。羅洗河眼看遮掩不住,只好從實招了,結(jié)果自免不了一頓戒尺。
愛妻:有棋下他就很快樂
那天羅洗河凱旋,在首都國際機場的歡迎人群中,最讓他激動的應(yīng)是妻子梁雅娣了。機場出口處,梁雅娣準(zhǔn)備了一大束玫瑰和百合送給羅洗河。兩人快樂地抱著花束合影,大家提出讓羅洗河摟著梁雅娣,“小豬”立即騰出一只手,幸福地?fù)ё×貉沛返募绨颉?/p>
梁雅娣是職業(yè)二段棋手,比羅洗河大3歲。在棋界,姐弟戀并不新鮮,兩人性格都活潑單純,是很完美的一對。梁雅娣本在深圳教棋,2002年7月在杭州舉行的段位賽上,剛剛晉升九段的羅洗河無意間逛到梁雅娣的棋桌,一盤棋看下來,羅洗河對這位河南姑娘“感覺也好起來了”。一年多后,這樁圍棋界“靜悄悄”的戀情就結(jié)出了碩果。
如今,羅洗河和梁雅娣在北京夫唱婦隨。在梁雅娣眼里,羅洗河并非外人想像的那樣“怪”。“他是有點懶,但不是特別懶!绷貉沛沸Φ溃爸灰衅逑,他就很快樂,在網(wǎng)上他和那些不知名的高手大概下了幾千盤棋,有一次他為了幫一位朋友從網(wǎng)上7段打到9段,整整打了一天。大家都說他不用功,我覺得這樣說他有些不公平。”
不過,許多人認(rèn)為羅洗河在婚后的確玩性“收斂”了很多。有意思的是,俞斌、常昊也是在結(jié)婚后才拿的世界冠軍,不由地讓其他一些棋手也感慨道:“莫非我們也該快些結(jié)婚了?”(文匯報 李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