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5日電 據《新京報》報道,調控貫通了今年樓市的始末,而二手房交易個人所得稅的征收則一波三折,至今仍如謎團。
10月7日,國稅總局下發(fā)對房地產稅收進行一體化管理的156號文,這也是對9月底的《關于加強房地產稅收分析工作的通知》(151號文件)“舊事重提”。
156號文強調要對20%個人所得稅進行一體化征收。但現(xiàn)在,這則文件在國稅總局官方網站上已找不到。相關部門表示,為了“低調”,已經將這則文件從官方網站上刪除。而業(yè)界表示,地方稅務部門亦不再提及此事。因此,該文件目前未見執(zhí)行,至于何時真正執(zhí)行和是否執(zhí)行,依舊沒有確定的說法。
156號文件發(fā)布之時,經紀公司大呼:這次是真的“在劫難逃”了。他們紛紛作了最壞的心理準備。但近期的種種跡象顯示,國稅總局收取房屋交易個稅的156文件再度落得個“不了了之”的猜疑。
業(yè)界傳言,北京市建委最近頻頻召見經紀公司業(yè)內人士,商討如何應對二手房交易現(xiàn)階段面臨各種的問題。其中,出于對明年市場交易量的擔憂,房屋交易稅收問題尤其受關注。事實上,業(yè)界一直有這樣的觀點:出于不同的利益立場,房地產管理部門對強制收取房產個稅是持排斥態(tài)度的。一個被引用的例證就是,今年6月,北京市開始征收房地產交易個人所得稅后,7月份,建設部副部長劉志峰卻公開表態(tài)稱“目前國家沒有考慮這個事,杭州是實行過,實行了不到半年吧,取消了!苯ㄔO部的態(tài)度在業(yè)內看來明顯是為剛剛開征的個稅潑冷水。
而個稅政策的執(zhí)行一直是以“屢敗屢戰(zhàn)”的精神示人。2004年1月,征收二手房個人所得稅政策率先在杭州實施。當時征收的目的也是為了遏制投機、限制房價。然而,實行了9個月后,因為大多數(shù)賣方將稅收成本轉嫁到買方,使得房價反而進一步升高而不得不暫停征收。同樣,該政策先后在南京、北京、青島等地先后試行,結果都不了了之。
在北京進行試點的東城區(qū),該政策遭到了經紀行業(yè)一致的抵制,僅實施一周后就改為自主申報,朝陽區(qū)也僅僅維持了15天。就在業(yè)界以為個稅問題已經不會再“折騰”的時候,10月初國稅總局再度拋出了“一站式”強制征收的156號文件。其措辭嚴厲,要求各地“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對稅法及相關稅收政策進行變通和調整”,并明確提出“先稅后證”,不交稅不能交易,似乎正是針對各地存在的個稅征收問題有備而來。
個稅調節(jié)政策出臺的大背景是全國樓市的宏觀調控,還伴隨著社會上對房地產行業(yè)利潤高稅收少的“抗議”。但與其他一些政策所面臨的阻力一樣,房地產調控對不同地方政府和不同部門的利益有所影響,“交鋒肯定還是繼續(xù)的,畢竟為了各自的利益嘛”,業(yè)內人士說,“只是對北京來說,很不幸,每次都是很脆弱的二手房被‘開刀’!薄熬媒浬硤觥敝螅浖o公司胸有成竹了:過去多項政策出臺后都找到了“對策”,即使個稅政策執(zhí)行動真格,行業(yè)內一定會有新的對策,甚至有的公司可能早就準備好了。(張家齊)